第1190章 定边县(1 / 2)
自延绥镇城而出,顺着东北的方向,不过两百余里便是抵达了位于陕西省最西部的定边县。
定边县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邻环庆,北枕沙漠,土广边长,自古以来便是商贾云集,素有&ot;旱码头&ot;之称。
因为要抵御关外蒙古的侵扰,明廷在定边县修筑长城和城堡,并在定边设立营驻参将,领永济等十三营堡为西路,位置险要。
此时日头已然西沉,燥热了一日的也烈阳终于露出些许疲态,一丝若有若无的微风终于出现在此间土地。
因为定边县乃是三省交接的缘故,年久失修的官路上倒是淅淅沥沥的有些人烟,但今日却是多出了不少赶路人,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戾气,令得正在赶路的商贾百姓都是下意识的避开,将道路让了出来。
待到这些赶路人行至近前的时候,散落在官道两旁的行商走卒有些惊骇的发现,这群来历不明的赶路人竟是身着铠甲,腰间也是鼓起,一瞧便知是怀有利刃。
&ot;啊!&ot;
一名胆小的百姓不由得尖叫出声,吓得身旁的同伴忙是伸手捂住其口鼻,免得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好在这群来历不明的赶路人并未发难,只是眼神冰冷的扫视了一下刚刚惊声尖叫之人,便是继续低下头,沉闷赶路。
&ot;这些人这些人是逃兵。&ot;
待到那群赶路人消失不见的时候,面色惨白的百姓方才哆哆嗦嗦的冲着周边的同伴说道,声音中满是惊恐。
&ot;我们都瞧见了&ot;
一名上了岁数的行商自身后的扁担中拿出一碗凉茶,递给了那名仍是剧烈颤抖的百姓。
&ot;没听说最近打仗呐。&ot;
兴许是那群逃兵并未暴起发难,在场的行商百姓很快就将刚刚的惊恐忘于脑后,转而七嘴八舌的讨论起刚刚那群人的来历。
定边县毗邻蒙古,早些时候,几乎每隔两年,河套平原上的蒙古人便会兴兵来犯,那时候&ot;逃兵&ot;倒是颇为常见。
但近些年,驻扎在河套平原上的蒙古部落愈发&ot;老实&ot;,没有战乱,自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的&ot;逃兵&ot;,故而愈发显得刚刚那群逃兵来历神秘。
&ot;难不成是延绥镇城出事了?&ot;
沉默了少许,前不久才刚刚去过榆林城的行商突然眼前一亮,冲着那群人来时的方向,若有所思。
&ot;老哥,出啥事了?&ot;
见得眼前行商好似知道些许内幕,周边的百姓纷纷争前恐后的问道,脸上满是好奇之色。
&ot;我也只是猜测&ot;
&ot;我前段时间去榆林城的时候,听说自京中而来的恭顺侯吴汝胤着手整顿军户,要搞劳什子清吞充饷&ot;
闻言,那名行商赶忙将知道的消息告知给面前的众人,似是怕这些人不知晓什么叫清吞充饷,连忙随后又补充了一句:&ot;就是把军户的土地收回来,追缴他们拖欠的钱粮。&ot;
此话一出,周边百姓纷纷面露恍然之色,似是而非的点了点头,有人将&ot;清屯充饷&ot;记在了心中,有人对&ot;恭顺侯&ot;产生了好奇。
&ot;算了,与你我无关,刚刚那群人我等全当没看见。&o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