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两千零二十五章 绝品(2 / 2)

加入书签

“其后的广弘明集中,提到梁简文帝名人造丈八夹苎金薄像。辨正录记录有陈尚书袁宪造夹苎像十区,洛阳珈蓝记记录有北魏孟仲辉在洛阳造中人夹苎像,且具灵异。”

“这说明无论南北,在当时采用夹苎工艺造像都已经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

“隋代续高僧传记录有京师西北有废凝观寺,有夹纻立释迦,举高丈六,仪相超异,屡放光明。又有润州仁孝寺释智琳前后造中人像五躯,夹纻像一躯,辩正论记录尚书右仆射鲁国公虞庆则于襄州造卢舍那夹纻像,甚至高一百二十尺,相好奇异,灵应殊常,开启了使用夹苎工艺建造巨型佛像的历史。”

“到了唐代,巨像和群像更是不绝于书,续高僧传说,唐初南武州沙门智周造弥勒丈六夹纻并诸侍卫。有慈恩法师传说,贞观二十三年以来,玄奘在大慈恩寺造夹纻宝装像二百余躯。”

“旧唐书记载武则天于垂拱三年毁东都之乾元殿,建造明唐,凡高二百九十四尺,东西南北各三百尺,分有三层,刻木为瓦,夹纻漆之;”

“又在其地建造一千尺高的功德堂并造大夹纻像。朝野佥载记录这尊夹纻像高九百尺,鼻如十斛船,指中容数十人并坐,夹纻以漆之。堪称为空前绝后的大像,其构造方法和技巧,我们现今已然难以想像和复原。”

“因为这些造像全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现今所存最早的造像,之前最早只能到隋代和唐代。”

“这种造像方式还影响到了周边,如大唐西域记中玄奘法师记载在于阗国王城西南十余里见过夹纻立佛像,是从龟兹国传过去的。从方向而论,当时西域地区用夹纻造像,其制造技术应该是从中国本部反传过去的。以后宋赞宁僧史略卷上还说今夏台、灵武每年二月八日僧戴夹纻佛像,侍从围绕,幡盖歌舞引导,谓之巡城。可见甘、肃、北疆地区,以夹纻像用于行像,到十世纪间还很流行。”

“八世纪扬州大云寺鉴真律师和他的弟子如宝、思托等去岛国弘化时,也将这项造像技术带了过去,并且在奈良唐招提寺制造了丈六本尊卢舍那佛、丈六药师、千手观音等夹纻像,其构造的技艺极为精妙,至今被岛国奉为国宝。其后在岛国发展出了许多精美造像,比如奈良东大寺法华堂,塑造于奈良时代的本尊不空羂索观音立像等九体三目八臂干漆像,主臂合掌持水晶宝珠。头戴银制卷草透雕宝冠,镶嵌两万六千余颗珠宝,就是岛国夹纻像的巅峰之作。”

“不过就艺术成就而言,满身华贵的本尊不空羂索观音立像,相比这三尊朴实无华的北齐造像,差得也有点远了。”金申看着三圣像啧啧称奇“面容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笑意多一分则近媚,少一分则近傲;体态多一分则偏丰,减一分则偏枯现在这样,当真是一切都刚刚好造像工匠们的技艺,当真是妙到毫颠,这是绝品”

“只有漆器造像,才能做到这么完美吧”王老爷子欣赏着造像“你们想啊,无论是金铜还是石木,都不会给你补救的机会,但是漆器就不同了是吧”

“还有失蜡法前的蜡胎,也可以打造完美。”启老爷子说道“但是一旦浇注成型后,同样就无法做较大的增补了,还是不如夹苎造像来得方便,可以让工匠们精雕细琢。”

说完又叹了一口气“但是保存却又成了大问题,以至于除了这套华严三圣出于北齐外,再往前的造像便再没有发现过。”

yia7八55441八2652八h

yia。何以笙箫默说阅读址yia请牢记收藏,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八6八55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