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3章 回到伦敦,麦理浩对于邵维鼎的认知(2 / 2)

加入书签

沉吟许久,看着到现在还未挪动目光的丹尼士希利,麦理浩从随身的公文包,拿出了一份文件,道:“这是我写的一份关于港岛的我思我见,有几万字。”

“其中有一篇内容,是对于邵维鼎这个人的分析,你在前往港岛之前,最好先读一读这篇报告。”

丹尼士希利听到里面有关于邵维鼎的分析报告,立刻从里面翻找,没过一会儿便被他从里面找了出来。

《一个极具时代敏感度的天才野心家——邵维鼎》

看着这个标题,丹尼士希利目光便是一闪。

如果说该用什么词语形容邵维鼎这个人,毫无疑问,脑海中首先跳出来的便是年轻、邪气、尖锐、天才、追求极致的掌控感、对于底层有怜悯心而又冷漠无情、追求财富而又视如粪土

一切怪异矛盾的评价,似乎都能放置在他的身上

从他的氏族谱系探讨,他的祖辈生活在中国最富裕的城市尚海

其父邵毅府,港岛最大的传媒大亨娱乐巨头,自从五十年代从南洋进港之后,其产业与影响力便不断扩大,外人对于其评价逃不出吝啬、富有远见、远离政治等词语

邵毅府的父亲邵玉轩是旧尚海时期,一家颜料公司的经营人,不仅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同情支持当时中国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由此可见其家族对于政治是有敏感度,与参与的愿景

此后邵毅府兄弟几人开始进入影视圈,其在三四十年代,曾短暂建立起一家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影视公司

正是在南洋的经历,邵毅府认识了一名歌女,也就是邵维鼎的母亲方艺华

作为一名歌女的儿子,至今邵维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名私生子,在邵氏宗族内无法计入族谱的存在

邵维鼎此人,学贯中西,对于多个领域有着很深的见解,但最无法忽视的,是其对于国家、政府、个人三者关系的见解

一大串的内容,丹尼士希利是越看越震惊。

目光深沉似水,直到最后,他读到了麦理浩与邵维鼎的最后一番对话,原封不动的出现在纸张上面之时。

他的双手都忍不住的颤抖了起来。

“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大言不惭的人。”

“让世界合他的心意运转,他当他是谁?”

愤怒,惊愕,震惊种种情绪不一而足。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冥冥之中。

就在丹尼士希利一字一句翻看着麦理浩对于邵维鼎的分析报告之时。

相隔八个时区的邵维鼎也正匍匐于台灯之下,认真翻阅着远在英国的埃里克对丹尼士希利的调查内容。

(伦敦位于本初子午线零时区,港岛位于东八区,相隔八个时区)

从满纸内容中,邵维鼎从中只读出了两个字——强硬!

以下就是他的履历。

历任工党国际部部长1945~1952、下院议员1952、国防大臣1964~1970、财政大臣1974~1979、工党副领袖兼发言人19八1~至今。

可以看的出来,希利在出任财相任内,正值英国面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为抗击衰退他曾接连推出多份苛刻的财政预算案,并试图与各大工会谈判,以限制职工之加薪幅度。

然而,后来由于和工会谈判破裂,结果引致英国于197八年年尾至1979年年初爆发“不满足的冬天”,国内出现了一连串的工业纠纷和大罢工,使市政服务陷于停顿,经济处于混乱状态。

也就是在这个状况下,在同年的大选之中,以撒切尔为首的保守党以大比分直接击败了工党。

希利随之下台。

这是他的第一次失败。

而后在19八0年的党魁角逐之中。

希利所代表的右翼,直接被左翼的迈克尔·富特击败,仅能出任副党魁之位。

这是第二次失败。

到第二年,希利的副党魁地位进而又遭到了挑战。

这一次选举,他虽然胜了。

但仍然是险胜,他仅仅取得504的支持。

他的对手贝恩拿到了另外的496支持率。

看的出来,他的政治生涯在一路下跌。

而选择成为港岛总督,毫无疑问就是他政治生涯的一次豪赌。

赌赢了,他携带大势回到本土,再次竞争工党党魁之位。

而后在下一次两党竞选中,向首相的位置再次发起冲击。

失败了

也就是再多一次失败罢了。

他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

看到这里,邵维鼎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怪不得,突然取代了历史上的那位死在任期的外交官尤德,原来是一场豪赌啊!”

这一切代表着什么呢?

他很清楚,因为这一系列的失败,以及港岛因为自己到来发生的一系列改变。

英国对于港岛的重视程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这位新任总督,为了完成他的政治目标,一定会在任期内不择手段。

“这么一个老练的政客,而且还当过兵,又是十分强硬的政客。”

“这样的人来当港岛总督,呵,以后要有趣了。”

邵维鼎将手中的资料放下,叫人进来,送到新华社港岛分部那边去。

虽然不清楚国内知不知道这个消息,清楚这个人的履历。

但是送过去就是一种态度。

毕竟最应该心希利的人并不是他,而是国内的人。

而且,这样一个人来当港岛总督,也未必不是好事。

前世,正是因为尤德的软弱,反而疏忽了一些漏洞。

比如金融和政治上的挖坑。

金融的挖坑就不用多提了,之前多次讲过。

就是货币汇率。

明年港币一定会重演上一世的历史,来一轮史诗级的大跌。

为了维护港岛经济稳定,前世内地就是同意让港币与美元直接挂钩,实行联系汇率制。

以至于港元从有潜力成为像瑞士法郎那种级别的国际货币,跌落成了美元的兑换券。

而政治上的挖坑,则是尤德对于港岛的政治改革,将两局议员转而实行代议制。

让原本可以由港府直接委派的议员,改成由间接选举而成。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是要依靠钱财说话的。

谁代表钱财发声,谁就能当上议员。

名义上是扩大港岛内的民主自由权,但实际上,就是为了让亲内地的港府施政困难。

通过这些议员,幕后操控港岛的政治。

类似于这样的挖坑不要太多。

为什么港岛回归后,处处困难。

连建设租屋,缓解港岛市民住房难问题都寸步难行,就是这类人太多,裹挟着有产者实施反对。

为什么在港英政府时期,大规模填海造陆,没有任何问题。

回归后,填海造陆就是危害海洋环境?

这种双标,港岛内有着太多太多。

而这一切,都将会随着希利的上任,来的更早,更为猛烈。

“毫无疑问……”

邵维鼎轻声开口:“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filsarilhl4八6624八662八3113130620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