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3章 变形金刚来了也得进ICU(1 / 2)

加入书签

“首席体验官?”

“嗯呐,全称是首席碰撞测试无安全带体验官,职责是坐在副驾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次测试。”

卫筱用最甜的语气说出了最狠的话。

对于下属的唱反调,她已经习惯了,练就出了一身油盐不进的本领。

质疑太多?

那就让提出质疑的人消失。

看到老板的态度如此坚决,宋杰闭嘴了。

工作而已,没必要把命打进去。

别说有没有安全带了,那两项测试光听描述就很吓人。

与此同时,负责第一项测试的工程师来到了卫筱身边。

“卫总,全部准备就绪。”

“好的。”

卫筱转身面对摄像机,笑的很灿烂。

“家人们,在等待那就测试的这段时间,我们给大家安排了两个节目。”

“首先是碰撞测试。”

“我们这款车子国标碰撞测试早已通过,但我觉得国标并不能说明一切。”

“危险是没有标准的。”

“所以我们准备的第一项,是时速75公里,45重叠率追尾卡车碰撞。”

“这次测试旨在模拟我们在高速行驶时遇到的最危险情况……”

听着老板在镜头前热情洋溢的介绍,宋杰都快疯了。

知道这次测试很变态,但他没想到如此变态。

可是他还没法和卫总抱怨,只能把怒气发泄在准备测试的工程师上。

“黄!你他妈是飘了啊!”

“75公里,百分之四十五!”

“谁家测试这么整的?”

正常的国标测试中,根本没有追尾泥头车这一项。

因为车和卡车的高度差的问题,但凡车追尾,就是必死。

车的前挡风玻璃那块几乎没有什么缓冲装置,大多数只是完全平靠a柱的强度。

没有结构泄力,材料再硬也硬不过大卡车的结构。

之前也有几个主打安全的厂商做过类似的追尾卡车测试,来标榜自己的特性。

可他们的测试,时速只有55公里。

碰撞重叠率也仅有30。

因为这样用副驾一侧去侧撞,多少能卸掉一些力,不至于很难看。

可45的重叠率,几乎等于全撞。

变形金刚来了也得进iu!

“你们都是专业搞汽车的,这点东西都不懂?”

黄工也有些委屈:“我们懂的……”

“懂你还不劝?”

“我劝了,卫总说如果不同意,就让我做安全测试第一体验官,我刚结婚,真的犯不上。”

黄工更委屈了。

他是从一家外国车企跳槽过来的,加入风盾汽车时间不长,医保可能都没续上。

为个工作,真的犯不上。

他何尝不知道这种测试对于车就是以自杀?

可他有什么办法呢?

“宋总,其实这项测试倒不是无理取闹,高速公路上,追尾卡车的惨祸几乎都是这种碰撞方式,测试本身是有意义的。”

“我知道,关键是谁能扛得住卡车撞?”

宋杰无能狂怒。

诚然,类似的碰撞方式是高速事故的主流,伤亡率很高。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材料学还没能研究出能抗住大卡车的a柱,这是不可逆的技术缺陷。

大家常规的做法,就是尽量的不提这件事,强调驾驶安全,通过科一和科四去预防。

毕竟驾车本就是有危险的,你开着车去找大卡车追尾找死,谁也没辙。

本来不说,大家不在乎,甚至都不知道。

车商三缄其口,装出一副相安无事的样子,大家悄悄摸摸一起赚钱就好了。

现在倒好,卫总在直播间当众测这一项,不知道的人也知道了。

全世界的车,都扛不住这种碰撞测试。

但人家压根不测!

反倒是风盾汽车,新车上来第一遭就走鬼门关。

装完之后看着那堆残骸,就算再理中客的客户,也会选择退单。

“这辆测试车你们有没有下功夫?”

宋杰看着这辆车子,还在想投机取巧,用特殊工艺加固之类的。

黄工点头:“有的,上线之前,我们工程组都去庙里拜过了。”

“咦……你以前哪个单位的!”

宋杰气的不行,心说现在的队伍可太难带了。

可黄工很坦然,他知道这个速度之下,再以45的重叠率碰撞,三体人来了也得碎成一滩。

祈祷是最有效的方法。

随着卫筱的一声令下,牵引器一触即发。

车辆在两条牵引带的加速下,很快来到了75公里的时速。

嘭!

一声巨响传出!

车子的前脸一半塞进了大卡车的屁股里。

霎时间!

现场零件碎片飞溅。

“芜湖!翻车啦!”

在直播镜头前,卫筱下意识的说出了心声,嘴角差点没压住。

撞的稀碎!

碎的真好!

车子的前脸几乎全部报废,已经变的不成车样。

如此,放心了!

转过头,卫筱整理好了演技,语重心长。

“老铁们,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碰撞现场的画面。”

“可以看的出来,车子在以75公里的速度进行追尾碰撞之时,完全无法避免灾难性的伤害。”

“这说明了两点,第一,我们的车子质量不够好,没能保护乘客的安全。”

“对于这一点,我代表风盾汽车向大家诚挚的道歉。”

“并且我承诺,我们继续会加大车辆的科研投入,将乘客的乘坐安全作为第一要务。”

“第二,大家还是要注意行驶安全,在高速上尽量不要跟大卡车靠的太近……”

与此同时,弹幕上直接炸锅了。

翻车和笋干爆炸之类的词频频浮现。

“666,不愧是太子奶,真抽啊!”

“sl,谁教你这么造车的?”

“牛逼,下线第一辆,先撞为敬。”

“汗毛都竖起来了,自动带入了一下驾驶座的心情,恐怖如斯。”

“什么交通安全教育,都不如看一次碰撞测试。”

“鉴于这辆车的安全原因,我决定取消订单。”

“没钱就没钱,别扯别的。”

“……”

看着满屏弹幕的劝退,卫筱长舒一口气。

害得是自己出马!

灵机一动,劝退率这不就上来了吗?

这其实就是蒋坤说的用户心理学。

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八两重。

上了称,千斤打不住。

大家宣传汽车的安全,都说配了几个气囊,配了多少主动措施。

但压根不提被动的事情。

她了解过,型汽车在八0公里的时速装上静止的物体,别管车身强度多高,驾驶员的身患几率都不大。

听起来很危险,实则也很危险。

但汽车工业开展了一百多年,很听人这么讲过。

因为没有人能解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