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南归(2 / 2)
当晚又是一顿大酒,因为马上又要分开,大家都喝得比较多。
第二天出发的时候,杨一木交代竹竿说,“在京城要机灵些,离那些顽主、炮儿远点,惹不起,还躲不起嘛。遇上事就去找栁船致、章祖强他们帮忙,你就说是我的意思。还有别忘了多读书多看报,凡事先多想了再下手,有些时候慢就是快。”
顿了顿又说,“你带老家的东西,我抽空送过去,顺便告诉你家里你在这边的情况,让他们安心。”
竹竿不以为然地说,“哥,你放心吧,我这里交了不少朋友,上次在朝阳那边还遇到几个咱们安州的老乡,特别讲义气,有什么事都会帮我。”
杨一木眉头微蹙。
他素来敬重那些重情重义之人——义之一字,本可撑起天地。然而江湖上这面"义气"大旗,若是被有心人舞动起来,便成了蛊惑人心的利器。多少人在它的煽动下,将原则、大局、理智统统抛诸脑后?
在京城这地界,最忌讳的就是当出头椽子。
他可不想让竹竿惹上麻烦,“那些炮儿最讲义气,你要不要跟他们学?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这是条死路。别把安州那套江湖习气带到京城来。这可是天子脚下,藏龙卧虎,就凭你这点聪明,根本不够看,当心被人下套。老老实实管好你手底下的人,做你的正经买卖,别节外生枝。”
“可是,老乡朋友有事总不能不帮吧?”竹竿不理解杨一木这套说词。
杨一木缓缓吐出一口烟,目光穿过袅袅青烟,“知道什么是真朋友吗,你看这烟——看似虚无缥缈,却能在大寒天里给你一丝暖意。他们既能与你抵足而眠,也能潇洒地相忘于江湖。这世上九成的酒肉朋友,不过是陪你走个过场。唯有在你一文不名时,还肯把最后半块馍分给你的人;看透你所有不堪,却依然愿意拥抱你灵魂的人——那才是真朋友。”
竹竿好像还是琢磨不过味道来,挠了挠头说,“可要是不讲义气,往后在京城这地界上,我还怎么立足啊?”
杨一木道,“我这不是让你不讲义气,是要教你分辨真朋友。这世上有人值得你掏心掏肺,也有人不过是酒肉之交。咱们生意人最讲究''''义''''字当先,但更要明白''''利''''是根基,''''诚''''是根本。”
杨一木抽口烟又道,“义气要讲,可得分清对象。上学时讲义气是替人打架,在社会上讲义气是仗义疏财。但你要记住,不是所有的拳头都该出,不是所有的钱财都该散。这才是真正的处世之道。”
竹竿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杨一木满意地拍了拍竹竿的肩膀,“这就对了。好朋友不需要太多,两个就够了——一个肯把钱借给你,另一个在他来要债时,肯帮你把他打死。”
竹竿先是一愣,随即笑得直不起腰来。
第二天一早,开上了那辆漏风的面包又吭哧吭哧地开往火车站。
这回,杨一木对路线已经熟了些,开得比上次快了不少。
到了火车站,刘修远和韩松忙着把大包包搬下车,杨一木又交代了竹竿几句后,便径直进去了。
竹竿买的是卧铺,上了车,三人安顿在三张相邻的空铺上,两个人睡觉,留下一个看行李。
就这样,一路上从白天到黑夜,再从黑夜到白天,都是轮换着来。
至于上厕所,已经成了奢望,早被乘客和行李塞得满满当当,三人都没敢多喝水。
不睡觉的时候,杨一木蜷在列车接头处抽烟,然后望着窗外缓缓后退的城镇、工厂、农田、道路、树木、河流、山坡,感觉时间就像一只窝牛,慢吞吞地在爬行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