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章 秦朝审案的过程(1 / 2)

加入书签

食时用过了早饭,一名皂衣吏走了进来,铁冠黑衣,典型的狱吏打扮。

秦越人跟在他的身后,走出了左塾,踩在‘嘎吱’作响的雪地上,新奇的看着这名狱吏,像极了兵马俑中的文吏俑。

三人跟着狱吏走进了芷阳县的县官寺。

不仅是秦越人,就连赵亥和吴戍卒也是第一次见到县官寺。

在普通黔首眼里,包括赵亥这种曾经有过低等爵位的人,亭长也就是一个乡镇的派出所所长,已经是天大的人物。

十一年后,搅动秦末乱世的泗水亭亭长刘邦,从来不是混混,而是乡里的一名坐地虎。

刘邦前往吕公的家里吃饭,别说给钱,没要钱已经很给吕公面子了。

秦越人穿过寺门,看到了一面罘罳(fi)。

也就是屏风。

秦越人绕过了罘罳,一直往前走,很快来到了县官寺最重要、最显赫的一座建筑。

听事堂。

这是芷阳令办公的地方,相当于后来的衙门。

由于正堂是县令听事办案的地方,所以叫做听事堂。

秦越人打量着秦朝的县令衙门,稀奇道:“这里和电视机里演的古代衙门完全不同。”

县衙没有坐着一个头戴乌纱帽的官老爷,两边也没有手持水火棍的衙役,更没有喊出‘威武’两个字。

负责审案的人,不是手持惊堂木的县令,看见犯人过来,直接‘啪’的一声拍了一下惊堂木。

听事堂反而很安静。

“不许喧哗!”

狱吏回头瞪了一眼秦越人,警告道:“如果再敢发出声音,笞(hi)你十下。”

笞是鞭打的意思。

秦朝的衙门不仅没有声音,还要求所有人保持安静。

颇似现代的法院。

秦越人点了点头,不再说话,继续打量着听事堂。

他再次看到一种类似现代政府机关的东西。

标语。

听事堂涂抹了石灰的土墙上,贴着秦篆写的一句话。

“吏有论者,赀(i)一甲。其不直者,赀二甲。”

这是对于官吏的提醒,如果做事不公平就会受到处罚。

秦越人笑了笑,感觉很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标语,心中顿生几分熟悉感。

“开始讯狱(审讯)吧。”

铁冠黑衣的腾从听事堂后面走出来,一双锐利的眼睛,像是能够刺穿人心:“骊山传舍的啬夫彘,认为秦越人等三名戍卒,是群盗。”

“秦越人说了彘是诬告,两案可以并在一起审讯,先审理哪个案子”

腾沉吟了起来。

他的沉吟,瞬间就让在场几人的一颗心吊了起来。

赵亥读过一些秦律,秦律非常多,囊括起来叫做秦律十八种,实际上真实数量超过了十八个种类。

赵亥没有接触过告律,不知道县官寺怎么审讯。

谁都知道,优先审理哪一方的案子,那一方就占优势。

赵亥、吴戍卒心跳如鼓,伸出粗麻袖子,擦了擦脑门的冷汗,紧张的等着腾宣优先审理谁的案子。

两人绷紧了心弦。

像是在等着判刑一样。

“呵呵。”

彘嗤笑一声,偏右髻脸庞出现几分得意,笃定了同为芷阳县官吏的腾,优先审理他的案子。

他瞥了一眼秦越人,正要露出鄙夷的神色。

彘的脸色却是阴沉了下来。

该死的秦越人。

竟然一脸的镇定!

秦越人看了一眼旁边的彘,反倒是露出一脸的鄙夷,嘲讽彘是蠢货。

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