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秦朝结婚的年纪(1 / 2)
秦王政二十六年,二月亲桑过后,骊山一带的天气逐渐温暖,黔首开始种植瓜、瓠(hu)、芋等蔬菜,修葺墙屋,整治沟渠。
一副欣欣向荣的春日景象。
芷阳县和京县咸阳隔水相望,在灞水的东侧,汉阳里就在灞水岸边,河对面就是咸阳。
一辆牛车出现在汉阳里的闾门口,早就翘首以盼的秦越人,赶紧迎了过去。
“兄长!姒妇(嫂子)!”
秦越人惊喜的呼喊道:“你们可算是来了,这些日子,整天在闾门等候,等的好辛苦。”
牛车旁边跟随着一男一女,男人是秦越人的大兄杞良,偏左髻,穿着一件破烂襦袴,脸容黝黑,普通的穷苦黔首长相。
不过,从杞良高大的身材,还有端正的五官,可以看的出来曾经是个相貌堂堂男子。
女人是秦越人的姒妇姜女,梳着椎髻,穿着老旧的粗麻襦裙,看起来是一种很舒服的温柔贤惠长相。
秦越人的母亲早亡,父亲丁又整日不见踪影。
他可以说是兄长和姒妇抚养长大,关系是亦兄亦父,亦嫂亦母。
杞良是个敦厚的庄稼人性格,看着秦越人穿戴二级上造的长襦,腰系绦(a)带,一脸的笑意,比起自己成为了二级上造还要高兴:“越人长大了,也出人头地了。”
姜女站在旁边,柔柔的看着秦越人,露出了温婉笑容。
“砰!”
就在这时,牛车跳下来一名垂鬟女孩,穿着一件破旧襦裙,手里拿着木剑,朝着秦越人跑了过去。
“仲父!”
仲父是叔父的意思。
这名十来岁的垂鬟女孩,就是秦越人的从女,也就是侄女,对于大了不过六七岁的秦越人格外依恋亲昵。
按照秦律,没有相应的爵位不能乘坐牛车,只要不是在城中,或者被乡野的亭长看见,私下乘坐牛车的商人不在少数。
一路上道路奔波劳累,一个十来岁的半大少女乘坐牛车,亭长见了也不会多说什么,基本当做没有看见。
“阿越。”
秦越人看着奔跑过来的越女,脸上的笑容更浓了:“一段时间不见,阿越又长高了不少,再过几年就要嫁人喽。”
越女是个美女胚子,细细的瓜子脸,弯弯的柳叶眉下面是一对漂亮的眸子,巧的琼鼻,肌肤透着几分贵族少女般的细腻白嫩,一点也不像黔首家的女儿。
她即便穿着破旧襦裙,也难掩天生丽质的绝美脸蛋,像是淤泥里长出来的一朵芙蓉。
“哼!”
越女听到嫁人两个字,脸蛋微红,娇哼了一声说道:“我才不嫁出去,再过三年,嫁给仲父做妻子。”
她说到最后,羞赧的低下了脑袋。
秦越人无奈,看着从跟在屁股后面的尾巴越女,知道她不是说的玩笑话,而是一句真心话。
越女不是他的亲从女(侄女)。
两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秦越人的家中很穷,兄长杞良直到二十五六岁都没娶妻,在平均结婚年纪是十五岁的秦朝,已经算是大龄剩男了。
后来,姜女的良人(丈夫)死在了秦国灭燕的战争,带着女儿嫁给了杞良。
“呵呵。”
秦越人讪笑了两声,掩饰内心的尴尬,看着十岁已经长到六尺的越女,暗自摇头:“在现代还是上初一的年纪,秦朝的女孩在这个年纪就要结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