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一十六章 事后安排,长公主庞贞和皇后郑淑君(1 / 2)

加入书签

“十三弟。”

姜辰打断了胤祥的话“四哥不是死在天地会和红花会的手中的,你确定”姜辰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的威压。

“我,我”胤祥脸色一变。

“十三弟,你告诉我,你四哥到底是怎么死的”金枝上前抓住胤祥的手问道。

“十三弟”

宜修和李静言也看向了胤祥。

“四哥,四哥是,是”胤祥看向了姜辰。

“老十三,你想说什么,你就说。”姜辰说道。

“我”胤祥犹豫不决。

“九阿哥。”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

“你是谁”

姜辰转头看去,看到了瓜尔佳龚额。

瓜尔佳龚额是电影血滴子中的血滴子统领。

“我就是瓜尔佳龚额。”瓜尔佳龚额一步步的走了进来。

“你找我有什么事吗”姜辰问道。

“我想知道,我们的主子是不是你杀的。”瓜尔佳龚额说道。

“什么,九阿哥杀了四爷”

金枝,宜修,李静言脸色大变。

“真是笑话,我怎么可能杀四哥”姜辰说道。

“如果不是你,为什么四爷他们都死了,而你却没事”瓜尔佳龚额说道。

“具体的事你问胤祥就可以了。”姜辰指了指胤祥。

“十三爷。”瓜尔佳龚额看向了胤祥。

“这件事和九哥没关系。”胤祥说道。

“十三爷你糊涂,他是最后的胜利者,怎么没关系胤禟,我今天就杀了你”瓜尔佳龚额说话间就扑向了姜辰。

“九哥,心。”胤祥脸色一变。

“找死。”

姜辰一掌拍出。

亢龙有悔

一道金色巨龙呼啸而出,狠狠地击拍在了瓜尔佳龚额。

瓜尔佳龚额闷哼一声,倒飞了出去,气绝身亡。

“来人。”

姜辰说道。

“公子。”

仇烟织身影一闪,出现在了姜辰身边。

“灭血滴子。”姜辰本来就想灭了血滴子,现在瓜尔佳龚额的出现,正好让他有了个借口。

“是。”仇烟织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十三弟,你如果想要告诉四嫂关于四哥的事,你就告诉她们吧,但前提条件是什么,你应该明白。还有”姜辰来到胤祥面前,低声道“经历了这次的事,皇阿玛的身体并不好,你就别气他了。”

“你说什么”胤祥脸色微变。

“我说的就是你想的。”说完,姜辰对胤禛的遗体拜了拜,转身离开了。

“十三弟”

金枝等人看向了胤祥。

“我们去书房。”胤祥说道。

“十三弟,你还是跟我一个人说吧。”金枝说道。

“好。”胤祥点了点头。

书房。

“所以,这件事和九阿哥没关系”金枝问道。

“我调查了养蜂夹道的情况,九哥一直都在养蜂夹道。而且,九哥是没有能力命令胤祉的”因为不知道火魅术,所以,胤祥调查出来的消息都是表面上的消息。

“所以,皇阿玛是想利用天地会和红花会来掩盖这件事”金枝明白了。

“是。”胤祥点了点头。

“所以,四爷白死了。”金枝脸色惨白。

“是。”胤祥不想承认,但在冷静下来后,他就知道哪怕他将事实说出来也改变不了什么,更何况,胤禔,胤祉他们都已经死了。

“公子,十阿哥重伤不治,也已经去世了。”遥姬来到姜辰身边说道。

“知道了。”姜辰点了点头。

随着老十的死,参加九龙夺嫡的人,只需要胤祥和胤祯了。

“另外,刚才皇宫传来消息,康熙任命十四阿哥胤祯为抚远大将军,总督西北军事。”遥姬说道。

“是吗”

姜辰冷笑一声“看来康熙还没有死心啊。”

“公子,我们要不要”遥姬眼中闪过一抹狠色。

“不急。”

这一刻的姜辰终于明白,历史上胡亥为什么在登基称帝后,会将自己的那些兄弟姐妹斩尽杀绝了,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就是巨大的危险。

历史上的李世民,胤禛等人也都是如此。

“康熙没几天可活了,这几天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走,我们去八阿哥府。”姜辰说道。

“是。”遥姬应了一声。

傍晚时分,乾清宫。

“见过皇阿玛。”姜辰行了一礼。

“我听说老十也走了。”康熙目光盯着姜辰。

“是。”姜辰没有否认。

“朕准备明天封你为太子。”康熙说道。

“谢皇阿玛。”姜辰说道。

“你还有什么事吗”康熙问道。

“儿臣想成立军机处。”姜辰说道。

“军机处什么军机处”康熙问道。

“军机处就是”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的清国大陆还没有军机处,所以,姜辰就将军机处的情况介绍一番。

“从现在开始你来监国,政事你来处理吧。”康熙说道。

“遵旨。”姜辰应了一声,说道“皇阿玛,你早就休息。”

“朕想见一见老五他们。”康熙说道。

“皇阿玛,没有必要。”姜辰断然拒绝“另外,胤祯可以是抚远大将军,但年羹尧必须是副将,同时,我将任命海兰察为丰台大营统领。”

掌控了顺天府后,重建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是必然的。

现在他手中,也就只有年羹尧,海兰察这些人能够用。

“年羹尧也好。不过,这海兰察是谁”康熙问道。

“海兰察”姜辰简单的介绍一下。

“朕同意了。”康熙说道。

第二天,康熙就下旨封胤禟姜辰为太子,执监国之权。

姜辰在成为太子之后,就召见了文武百官,处理政务。

因为在几个世界多个国家当皇帝的原因,姜辰处理政务的能力比康熙强多了,而现在朝中因为胤禔等人的死,各个党派土崩瓦解,正是将他们整合变成他的人的时候。

所以,姜辰在召见了文武百官之后,先后召见了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重臣。

“臣,江苏布政使高斌见过太子。”高斌行了一礼。

“起来吧。”

姜辰一边看奏折一边说道。

高斌是如懿传中的高斌。

“谢太子。”高斌站了起来。

“高大人,我听说之前你见过我四哥”姜辰开口道。

“太子,臣,臣是见过。”高斌吓了一跳,连忙跪了下来。

“说了什么”姜辰问道。

“臣”

高斌刚想说什么,却被姜辰打断“好了,这是过去的事了。孤想将你调任河东副总河。”

“河东副总河”高斌懵了。

“对,这河东副总河”姜辰解释了起来。

副总河是一个清国河道总督的副职。

历史上是雍正二年始置,驻扎山东济宁州,专管河南境内之河务。雍正四年复兼管山东河务。雍正七年,改总河为江南河道总督,副总河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仍驻济宁州,分掌南北两河河务。此后,副总河根据需要而临时设置,并无定规。

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姜辰准备今天就拿出来使用。

“高斌,治水历来是重中之重,孤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姜辰说道。

“太子殿下请放心,臣一定做好。”高斌说道。

“下去吧。”姜辰说道。

“是。”高斌应了一声。

在高斌离开后,姜辰召见了其他的布政使。

最后,内务府的赫奕来了。

“见过太子殿下。”赫奕行了一礼。

“孤想知道内务府的事。”姜辰说道。

“太子殿下,不知你想知道哪方面的”赫奕问道。

“所有,现在你汇报吧。”姜辰说道。

“是。”赫奕不敢怠慢,连忙汇报了起来。

姜辰一边听一边询问。

虽然有胤禟的记忆,但姜辰对内务府并不熟悉。

半个时辰后。

“太子殿下,就这些情况,其他的我也不知道”赫奕冷汗直冒,他没想到姜辰的记忆这么好,不仅将他汇报的东西记住了,更是找出了不少的问题。

“赫奕,你是内务府大臣,以后就不能出现这种错误。”姜辰说道。

“是,是,以后不会了。”赫奕连忙说道。

“我准备让十三弟进入内务府。”姜辰说道。

胤禛死了,胤祥是可以用的。

只要胤祥不背叛他,那么,剩余价值一定要挖掘出来。

“是,臣这就去安排。”赫奕说道。

“嗯。”姜辰挥挥手“下去吧。”

九阿哥府。

“九阿哥不太子殿下。”孙鹊喜看到姜辰就迎了上来。

“叫夫君。”姜辰笑吟吟的说道。

“是。”孙鹊喜应了一声。

“现在顺天府的动乱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天地会和红花会的余孽还在顺天府,所以,接下来的这几天,你先不要离开府中。”姜辰说道。

“夫夫君,我以后还管理环宇银行”孙鹊喜问道。

“当然,这可是我的产业,我让你管理,你就管理。”姜辰说道。

“可我”孙鹊喜有些迟疑。

“哪怕以后你是我的妃子了,也要继续管理。”姜辰搂着孙鹊喜的腰,说道“因为我的身份变了,其他方面是不会变的。记住,这环宇银行是我的产业,不是朝廷的产业。”

“是。”

“今天你服侍我吧。”姜辰说道。

“真的”孙鹊喜语气中带着一丝的高兴。

“这么高兴”姜辰将孙鹊喜拦腰抱起。

“能够服侍夫君,是我的荣幸。”孙鹊喜说道。

“哈哈哈”

姜辰大笑一声,抱着孙鹊喜走向了卧榻。

省略几十万字。

第二天。

“公子,血滴子已经全部斩尽杀绝了。”遥姬说道。

“嗯。”

姜辰点了点头,向年素言问道“现在胤禛的那些隐藏产业弄清楚了没有”

胤禛能够组建血滴子,手中的产业绝对不是府上的田产那么简单。

“已经找到了。”年素言将一本账本递给姜辰。

姜辰打开一看。

片刻之后。

“没想到胤禛暗中控制了两个商队,怪不得。”姜辰将账本递给仇烟织“去交给王卉,让她们控制这两个商队。”

“好。”仇烟织点点头。

“天地会和红花会的余孽有没有消息”姜辰问道。

“天地会和红花会的余孽已经离开顺天府了。”遥姬回答道。

“命令锦衣卫暗中监视,放长线,钓大鱼,总有一天将天地会,红花会,明月会的人一打尽。”姜辰说道。

“是。”遥姬应了一声。

“臣,海兰察见过太子。”海兰察行了一礼。

“海兰察,从今以后,你是丰台大营统领,孤要你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重新组建丰台大营。”姜辰说道。

丰台大营总共才三万兵马,因为这次宫变,即使是两万武卫营也损失了两千多人。所以,姜辰准备挑选西山锐健营的三千精锐和丰台大营武卫营重组,再加上在武卫军训练卡训练的狼覃部队,整编为武卫军。

同时,其他的西山锐健营和丰台大营士兵合并为新的丰台大营,人数为三万。

至于西山锐健营,姜辰准备重新招募。

如此一来,武卫军四万,丰台大营三万,西山锐健营两万,步军统领衙门两万将是姜家在清国大陆顺天府执掌的军队。

“臣一定不负所望。”海兰察说道。

“海兰察,你也是个武者吧”姜辰问道。

“是。”海兰察点了点头。

“服下它。”姜辰拿出了一颗碧灵丹。

“这”海兰察迟疑一下。

“相信我就服下它。”姜辰说道。

海兰察迟疑一下,服下了丹药。

“运功。”姜辰说道。

海兰察感觉到体内的情况,连忙运功。

一刻钟后。

“刚才的丹药可以给你增加半年时间的功力。”姜辰说道。

“这太子”海兰察不可置信的看着姜辰。

“就如你想的那样。孤现在是先天武者,只要跟着孤,你的实力一定会更强的。”姜辰说道。

“谢太子殿下。”海兰察单膝跪地道。

“起来吧。”姜辰抬手虚扶“现在你可以去丰台大营上任了。”

海兰察离开后,姜辰拿出了索伦八旗的资料看了起来。

索伦八旗就是布特哈八旗。

与满洲一样,是从明朝时期的女真发展而来的,但由于布特哈各族生活在故土,保持了老女真的生活习俗,使他们在满洲因生活方式改变而耽于安乐丧失勇武之风时,仍能保持老女真的英勇善战,因此在清朝中期后,布特哈八旗成为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比如,清统一准噶尔之战,布特哈八旗就是主力之一。清朝在平定新疆后,从布特哈八旗的锡伯人和达斡尔人中,抽调了一部分驻扎新疆,这些锡伯族和达斡尔族的布特哈八旗将士,携带他们的家属、财产,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西北,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没有他们,清朝面对沙俄的入侵,就没有充足的理由保卫中国在东北的权益。没有他们,清朝开疆拓土与保卫边疆就缺少一支重要的力量。没有他们,中国的建设就有某种缺憾。但是,布特哈八旗声名不显,很多人不了解他们,因此,这里对他们进行粗略的介绍,以纪念这些纯朴、勇猛和对祖国做出重要贡献的前代少数民族人民。

不过,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没有什么俄国,但是,索伦八旗还在。

按照海兰察和锦衣卫的情报,索伦八旗现在有一万多人。

“在顺天府的军队整顿之后,这索伦八旗必须调动起来。”

“现在清国虽然太平,但西北,西南,东南还是不安全的。”

“如果和其他大陆交流的话,清国大陆的实力远远不够。”

姜辰思考着。

“殿下,张召重来了。”外面锦衣卫的声音响起。

“让他交流。”姜辰说道。

“是。”

片刻之后,张召重走了进来。

“臣,张召重见过太子殿下。”张召重行了一礼。

“起来吧。”

姜辰抬手虚扶。

“谢殿下。”张召重站了起来。

“张召重,你对红花会了解吗”姜辰问道。

“回殿下的话,臣对红花会有所了解。”张召重说道。

“孤准备成立靖安司。”

姜辰看着张召重,说道“靖安司的任务就是铲除天地会,红花会,明月会这些反清复明的人。孤准备让你加入靖安司,专门对付红花会,你愿不愿意”

“万死不辞。”张召重单膝跪地说道。

“张召重,你以后效忠的只有我。如果你敢背叛我,后果自负。”姜辰说道。

“臣万万不敢。”张召重的官职虽然不高,但在听说胤禔等人死了,胤禟姜辰被立为太子,也知道清国的天变了。

“下去吧。”姜辰挥挥手。

“是。”张召重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户部。

“见过太子殿下。”

凯音布和徐潮行了一礼。

“起来吧。”姜辰抬手虚扶。

凯音布是户部满尚书,徐潮是户部汉尚书。

其中,徐潮是康熙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擢少詹事。徐潮学问广博,在翰林院时,应奉文字,多出其手。康熙帝曾御门召讲易经、论语,敷陈明晰,为之倾听。三迁至工部侍郎,督理钱局,清介不苟随俗。局官冒滥事发,徐潮独无所连染。

康熙三十三年,典会试。以母忧归,服阕,起刑部侍郎。康熙三十九年,授河南巡抚,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巡幸畿甸,问直隶巡抚李光地邻省督抚贤否,李光地举荐徐潮对。康熙帝褒美,以徐潮与李光地、张鹏翮、彭鹏、郭琇并称。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南巡,徐潮迎驾泰安,赐冠服及御书榜额。其冬,西巡,复迎驾,赏赉有加。康熙帝念汾河、渭河皆入黄河,议于河南储谷,遇山、陕岁歉,自水道移粟,便于陆运。命徐潮会陕西、山西督抚勘议。徐潮与川陕总督博霁会勘三门砥柱。康熙四十三年,擢户部尚书,充经筵讲官,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

“谢殿下。”凯音布和徐潮站了起来。

“把户部近三年的账本给孤拿过来。”姜辰说道。

“是。”

凯音布和徐潮对望一眼,眼中闪过一抹疑惑,但还是派人去拿账本了。

很快,近三年的账本拿到了姜辰面前。

姜辰翻看了起来。

一目十行,过目不忘,高级悟性

强大的精神力,也给了姜辰超高的心算能力。

足足两个时辰,姜辰才将凯音布和徐潮叫过来。

“看看吧。”

姜辰将自己看账本的记录扔给了凯音布和徐潮。

“殿下,这是”

“看看就知道了。”姜辰说道。

康熙四十二年国库有银两,康熙四十三年国库有银两。而按照前世的记载,在康熙四十七年国库有银两。

但现在看了户部的账本后,姜辰才发现现在户部账本的问题很多。

凯音布和徐潮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

“殿下,这”

凯音布和徐潮眼中露出了惊骇之色。

因为这账本上的记录就是户部账本问题。

“你们就不给孤一个解释吗”姜辰说道。

历史上在康熙统治的六十一年的时间里,除康熙元年到十七年,康熙五十八年到六十一年外,国库实在银大致都处在三千余万至四千余万两之间。

而康熙元年到十七年,因清朝尚未彻底平定天下,内有三藩,外有台湾,清廷需要支出大量的军费来应对这些不稳定因素,甚至是兵戎相见,因此在这十七年间,清廷国库的实在银多数时候都未超过千万,都是处在百万之间。而康熙五十八年到六十一年,这三年间清廷的国库实在银之所以锐减,三千余万降到二千余万两,主要是因此时清廷对西藏、青海开始大规模用兵,为抵御准噶尔,清廷被迫从国库支出大量的军费,借此稳固清朝的边疆。

不过,在姜辰看来,幅员辽阔的清国就这点银子,远远不够,而他想要将清国变成姜家的清国,统治清国经济才是重中之重。

“殿下这”凯音布迟疑一下。

“我给户部十天时间,将所有问题给孤一份解决方案。”姜辰说道。

“是。”凯音布和徐潮应了一声。

庄宜院。

“见过母妃。”姜辰行了一礼。

“胤禟,你是什么时候决定想要那个位置的”宜妃看着姜辰问道。

“一直都是如此。”姜辰说道。

“所以,之前你支持胤禩,也是”宜妃问道。

“母妃,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姜辰说道。

“没想到你”宜妃脸色复杂的看着姜辰。她发现自己好像从来没有了解过自己的儿子。

“母妃,以后宫中的事,我需要你配合。”姜辰说道。

“你想管理宫中的事”宜妃脸色一变。

康熙还没死呢,胤禟姜辰就这么的迫不及待吗

“对,皇阿玛对老十四不错,所以,我不想出现意外。”姜辰说道。

“你想让我怎么配合”宜妃问道。

“我想”姜辰低声说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