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2 / 2)
他不顾面子,想方设法去找资金、找活动,都是为了让团市委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他也没有亏待过大家,比如只要符合条件的干部他全都提拔了。
比如平时工作加班多,在空闲的时候,他就安排干部出去参加培训,不仅能够让大家放松心情,还能让大家报销一笔差旅费。
正如有句话,有些人天天在一起的时候不知道他的好,等到他离开的时候才知道他的好,徐海峰很明显就是这样的人。
除了不舍之外,中层及以下干部,包括那些西部计划志愿者来说,他们更多的是羡慕。
三十二岁还在企业里面干二级公司的团委书记,三十三岁成为团市委书记,三十四岁成为县区长。
这样坐火箭的升迁速度,在棉城市,乃至省里面也是比较少见的,如果拿络上的话来说,那就是说都不敢这样写。
但是,对比起柳江河来说,徐海峰这样的升迁速度,好像又要不算什么,柳江河二十岁还在部队里面服役。
大家基本上不知道他曾经被迫退役的事情,只知道他从部队里面出来便成为主任科员,几个月以后便成为了正科级干部,又成为了市委书记的工作人员。
在谢正阳“意外离世”以后,他马上被边缘,被派到米里县援藏,哪知道他以援藏干部的身份担任了乡党委书记,这也是让人大跌眼镜的。
等到他从藏区回来,被调整到市委办离退休管理科,很快又成为新任市委书记张家明面前的红人,二十三岁便提拔为副县级干部到市委宣传部任职,又被抽到转型办工作。
虽然他因为杨莹出事颓废了一年,回来参加工作以后也还被调到了团市委工作,但是很快他便站稳了脚跟,又干出了工作亮点。
现在又主持团市委的工作,很多具有政治敏锐性的人,都知道主持工作,其实就是对他的一种考验,只要在这个过程里面不出现问题,那等到他两年副县级的年限一到,那就可能摇身一变成为团市委书记。
这是市里面两位主要领导的想法,只要不出现不可逆转的局面,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那个时候一个二十五岁的正县级干部怎看都是前途似锦。
送别徐海峰之后,他们回到办公室,柳江河与田莉、王鑫开了个碰头会,柳江河率先提出开口,“田书记、王书记,按照组织安排在新书记没有到任之前,由我暂时主持工作,说实话我感觉是压力山大,我在到团市委的时间不久,今后很多事情都需要你们多提意见”
hag271452714511215519044hl
:。:bqvvg八
rad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