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1 / 2)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兴起,现在虽说还没有取代传统媒体,但是已经开始占据一定份额。
这一点徐海涛也看到了这个趋势,所以他在柳江河没有来团市委之前,就在开始申请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账号。
柳江河到团市委以后,从专业的宣传这个角度提出了很多建议,从目前来看棉城共青团的微博、微信发展得比预期还要好。
特别是在五四青年节以后,他们两个账号的粉丝量比棉城市官方微博微信的粉丝量还要高,这让市委宣传部都羡慕不已。
现在面临的困境,主要是运营人员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便是内容供给的问题,在新媒体兴起的现在,有个说法是“内容为王”,没有好的内容,粉丝们会纷纷选择离开。
如果这两个账号不是团市委的账号而是企业的账号,那么这两个问题还是比较好办,企业的宣传账号达到现在这么多粉丝,那么就可以打大量的广告,自然就不会缺钱。
只要有钱那么就可以多聘一些人来负责这个账号运营,也能够写出更有深度的推文,也能进一步增加粉丝量。
对于能不能打广告赚钱这个想法,柳江河开始也想过这个主意,在多方了解以后,发现这确实没有操作的可能性,他们是群团组织,但是也不能开展经营活动。
他本来想变通一下,把账号转给市少年宫来负责,因为少年宫是全额拨款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可以收钱但是要全部上缴财政。
结果,在咨询过纪委、财政、人社等部门以后,得到的答复是不行,柳江河本来是想要请罗晓玲出面协调。
罗晓玲却告诉他,“江河,我建议这个事情你可以再缓缓,你也知道你现在是关键时刻,等过了这段时间再说吧,我看你们现在两个账号都运营得很好啊!”
得到罗晓玲的回答,柳江河也知道领导这是为他好,现在这段时间对他来说确实很重要,如果出点闪失那就得不偿失了,他也只好作罢。
但是,把团市委这个两个账号维护好的想法依然在他心中,如果他确实能够成为团市委书记,那么他一定会想办法把这个两个账号运营好。
在市委宣传部干过这么久,再加上平时和龚建交流沟通,他有种预感,以后这些新媒体平台绝对会越来越重要,如果现在建好一个号,那么非常有可能会在以后的宣传工作中占据主动。
虽然现在不可能开展经营活动,但是为了运营好这个账号,柳江河也在不停地想办法,首先想到的便是找市委宣传部在找点赞助,争取聘用一到两个人来开展账号运营。
本来柳江河做好被沈明义拒绝的准备,哪知道他提出这个事情的时候,沈明义便一口答应下来,不但每年给团市委二十万,还计划轮流派日报社和电视台的职工到团市委帮助运营账号,前提是他们的账号要服从市委宣传部的统一管理,并做好棉城市的宣传。
这让柳江河感觉很困惑,为什么这一次汪明义这么爽快,思索了片刻,才知道他们做的目的。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柳江河他们这两个账号的粉丝比市委市政府的官方微信微博的粉丝还要多几倍,粉丝多就意味着他们发出来的东西会被更多的人所看到。
比如说,现在棉城官方微信每天文章的阅读量只有一千左右,而棉城共青团微信公众号随便一篇文章的阅读量就是几万,10万的文章也不在少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