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52章(2 / 2)

加入书签

而且本王估算他们这三百万担的粮食恐怕不够。

他们有一百多万的人口,区区三百万担的粮食怎么可能养活这些人一年的时间呢?

本王估计他们是只是想让作战的将士和贵族吃饱,而下面的百姓能够维持生计不饿死就行。

可他不懂人性,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下面那些贪婪的官吏。

呵呵,在闹饥荒的时候,那些下级的官吏谁不得给自己留点后路呢?

看来这新罗也免不了要经历一场尸横遍野了,如果金锣王反应的快,或许还能少死一些人。

可怜的新罗百姓呦~~~~”

关于私吞赈灾粮饷的电视剧李慎看多了。

历朝历代都都是如此,最经典的就属和大人那句,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还救什么民?

这也是和大人为了贪的安心,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借口。

就算是在贞观朝,号称官场相对清明,也无法保证不私吞赈灾的粮食。

但李慎也知道这种事情自己也管不了,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管。

只有自己出钱赈灾的时候,才能尽量避免有人贪污。

每次自己出钱出粮赈灾,都会在朝堂上说一句话,谁贪了我的钱粮,我就要谁的命。

并且让纪王府在各地的报社店铺进行暗访,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官场上众所周知,纪王是最不好惹的,无论你有多大的后台,得罪纪王都没有好下场。

当年的沧州刺史席辩,三品大员,都被纪王说斩就给斩了。

身为三品的刺史,京都里怎么可能没有挚友亲朋呢,连求情的机会都没有给,纪王是一点情面都不讲。

所以每次上面通知是纪王府的赈灾钱粮,下面人都非常的心谨慎。

hag764547645410417332八56hl

:。:bqvvg八

rad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