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章(2 / 2)
“赵楷老儿,不是喜欢窥探么?这次,便让你窥探个够,顺便……尝尝被反噬的滋味。”徐凤哲把玩着这枚新鲜出炉的“替身鼎”,笑得像只偷了鸡的狐狸。
北凉都护府左近,山林掩映间。
那支由监察使统领的离阳密探队伍,此刻已如鬼魅般潜伏至此。他们凭借天机阁提供的秘术与数件稀奇古怪的法宝,竟真的避开了北凉王府外围层层叠叠的暗哨与斥候,悄无声息地摸到了核心区域的边缘。
监察使取出一面巴掌大的古铜镜,正是“司天监天镜”的子镜。他指尖划破,一滴精血滴落镜面,口中默念晦涩咒文。镜面之上,光华流转,渐渐浮现出一片模糊的景象,正是北凉王府的轮廓。
“再近些,再精准些!”监察使低喝。
他身旁一位天机阁术士急忙打出数道法诀,子镜光芒再盛,画面陡然清晰,最终锁定在王府深处一间毫不起眼的院落。那院落之中,赫然有一点微弱却精纯至极的光晕,正散发着令他们血脉贲张的九鼎气息!
“找到了!”一名皇室供奉失声低呼,眼中爆发出难以抑制的狂喜,“气息如此纯正,如此强大……错不了,绝对是九鼎真品!”
监察使亦是呼吸一滞,那股透过子镜传来的苍茫厚重之感,让他坚信,此行目标,已近在咫尺。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却不知,自己看到的,不过是徐凤哲精心布置的鱼饵。
此刻,徐凤哲已将那枚“替身鼎”安然置于王府一处早已预设好的密室之内,其上覆盖着重重叠叠的瞒天过海阵图。阵图运转之下,密室内的天机被彻底混淆,从外界看来,与寻常院落无异。
而姜泥,则在徐凤哲的“请求”下,盘坐于另一处更为隐秘的静室。她眉心那枚西楚帝玺所化的符文幽幽闪烁,引动着她体内那一丝日渐壮大的九鼎本源之力,与她贴身佩戴的一枚真正的九鼎碎片遥相呼应。这枚真鼎的气息,经过她的血脉牵引与阵法放大,若有若无地逸散出去,与那“替身鼎”的气息交织缠绕,形成一种“真假双生,难辨虚实”的奇诡局面。
远在北莽皇庭。
女帝玉指轻捻,又一份来自北凉的“问候”摆在案头。其上,是徐凤哲“无意间”透露的数处离阳边军的粮草囤积之地,以及几条隐秘的行军路线。这些情报,有真有假,虚实参半,却已足够让北莽的将军们如获至宝。
“陛下,那徐凤哲又送‘礼’来了。”国师苦笑一声,对那位北凉世子的手段,已是有些麻木。
“送得好,送得妙啊。”女帝凤眸中闪过一丝笑意,“耶律洪才在阴山关打得不错,让他再接再厉,给离阳那位皇帝,多添几把火。”
北莽与离阳在边境的战事,因这些真假难辨的情报,愈发酷烈。离阳数支精锐被调动得疲于奔命,损兵折将不在少数,极大牵制了他们本就吃紧的兵力。赵楷即便想全力对付北凉,此刻亦是有心无力。
太安城,钦天监。
天机阁主凭栏而立,仰望星空,眉头紧锁。他隐约感觉到,天机再次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拨弄,变得更加混沌不清。推演九鼎之事,阻碍重重,仿佛有一只无形大手,在刻意遮蔽着什么。
“究竟是那徐凤哲儿,还是九鼎本身的神异,亦或是……那些沉睡的老东西,留下了什么后手?”他喃喃自语,一种久违的不安,自心底升起。这种一切脱离掌控的感觉,让他极为不适。
北凉王府之外,夜色渐浓。
监察使收起子镜,眼中厉色一闪:“目标已确认。诸位,养精蓄锐,子时动手。记住,只取九鼎,其余……皆可舍弃!”
他身后众人屏息凝神,杀机凛然。一场针对北凉王府的致命突袭,已箭在弦上。
徐凤哲那枚精心炼制的“替身鼎”,以及那瞒天过海阵图,能否真的瞒天过海,骗过这些积年老狐狸?而深藏于王府之内的真正九鼎,又将如何在这场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中,安然无恙?
风,更紧了。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王府书房内,徐凤哲却像是没事人一般,慢悠悠地品着新茶,嘴角那抹玩世不恭的笑意,在跳动的烛火下,显得格外刺眼。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点场面,还真不够本世子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