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章 宁看错不放过(1 / 2)

加入书签

给驯象所子弟白榆发放结状这件事,对锦衣卫经历司长官史朝宾来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在职责范围内顺手为之而已。

每年都有一些本卫子弟来申请结状,然后去参加科举考试,大都是想要换条赛道改变命运,白榆只是其中一个。

今天在衙门里混到了日头偏西,史经历就打算下班回家了。

在锦衣卫里没人管史经历的迟到早退问题,因为他比较超然。

南北镇抚司也好、外十四所也好,都是武官,主要职责都是行动方面的,以恩荫世袭为主;

而史经历是纯文官,只负责公文档案,归吏部委任,和其他武官都不是一个体系的。

而且史经历是锦衣卫大老板陆炳亲自请来的,各山头都要给点面子。

正当史经历走到前庭,忽见大门洞开,然后就看见大老板陆炳在一群随从的护卫下,前呼后拥的走进锦衣卫总衙。

此时陆炳年已半百,官衔是太子太保兼太子太傅、后军都督府左都督、锦衣卫指挥使掌卫事,锦衣卫绝对的一号人物。

就是站在整个历史维度看,陆炳也可能是大明历届锦衣卫指挥使中最强的那一个。

陆炳亲妈是嘉靖皇帝的奶娘,陆炳就是嘉靖皇帝的奶兄弟。

二十年前,嘉靖皇帝南巡遭遇大火,是陆炳把嘉靖皇帝救出来的。

有这上面这两项条件,别人怎么比?

论起如今陆炳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普通锦衣卫指挥使的范畴,甚至能在文贵武贱的背景下,以武官身份和首辅严嵩掰掰手腕。

平常陆炳并不在锦衣卫总衙出现,这也是有原因的。

众所周知,嘉靖皇帝早不住在内宫了,近二十年一直住在西苑仁寿宫,过着隐居修道生活。

与此相对应的,西苑就成了大明事实上的政治中心,常年有一批大臣在西苑值班,陪着嘉靖皇帝修道。

所以在嘉靖朝中后期,想要判断一位大臣的地位,看的不是官职,而是能不能入直西苑。

目前被嘉靖皇帝允许入直西苑的大臣以文官居多,武官勋贵只有两位,陆炳就是其中之一。

故而陆炳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西苑,很少到锦衣卫总衙。

此时此刻,所有人见到陆炳突然回到锦衣卫总衙,立刻就明白,必定是发生什么特殊事情了。

反正史经历没法下班了,以“秘书长”身份迎上前去,对陆炳问道:“缇帅为何突然回驾?”

陆炳答道:“就是要找你,上堂说话!”

单听这句话,旁人也猜不出什么端倪。

然后陆炳回到位于内院正中的正堂,其他官员也都纷纷来拜见。

陆炳却让其他人都退出去,只留下了史经历单独私聊。

这种阵仗,让史经历也有点紧张起来。

又听到陆炳发问:“前几日帝君命我等大臣撰文祭悼狮猫,你可还记得此事?”

当今的嘉靖皇帝因为年老又渴望长生,已经极度沉迷于修道,他给自己起了一个很长的道号,简称为万寿帝君。

上行下效,所以大臣们也都开始以“帝君”来指代嘉靖皇帝,而不是过去惯用的“皇上”之类称呼。

陆炳又继续说:“当时我让你代笔,最后所呈文章是你写的么?”

难道这篇文章出问题了?史经历想了想后,决定还是如实禀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