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九章 都是利益(下)(2 / 2)

加入书签

还有很多台词和套路没用上,你怎么就直接跳到结尾了?

“还有什么问题吗?”宋知县反问道。

白榆摇了摇头,“没了。”

宋知县也挺无语的,这校尉太不知轻重了,实在惹不起。

不就是上次谈话时自己含糊其辞,没有答应保过县试吗?

至于拿着白莲教这种超级敏感的问题,再跑过来敲诈自己吗?

然后怕白榆年轻气盛,宋知县又嘱咐说:“考试的时候,低调点,不要太张扬,懂?”

白榆连声称是,如果走后门还高调,那都是脑残,在后世都是要上被鞭尸的。

今天这算是完成了既定目标吧?虽然过程不怎么得劲,实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而后白榆假模假样的,在县衙布置了一番工作。

主要是抽调了几个书吏,检索县衙近五年存档的户籍、文书、契约等等书面资料,看看能否发现关于“蔡时亨”这个名字的蛛丝马迹。

布置完了后,就打道回府,继续苦练书法。

如今有了奔头,白榆对考试的准备更积极了。

看到邻居们聚集在大榆树下,对正式公布的选秀消息议论纷纷。

白榆没兴趣凑热闹,继续回自家前院东厢房。

但是对门的阎先生却主动招呼道:“今晚有全院大会,与每一位都相关,榆哥儿记得过来!”

打了几把高端局后,白榆对全院大会这种形式同样提不起兴趣。

不过他们白家如今还住在这里,白榆担心有不开眼的东西做出损害白家的事情,所以晚上还是出现在中院会场。

大会依然由王太公主持,说是先前李老头那三间倒座房一直空着,准备发卖给阎先生。

每间五钱,一共作价一两五钱,作为全院今后的代役资金,大家全都能享受到。

众人议论了几句,也就不说什么了,王太公多年来的仍在。

阎先生感觉自己占了大便宜,满脸按不住的得意,口中道:“感谢亲邻们!”

此时京城正常独门独院房价,基本在每间一两到一两半的价格浮动。

李家那三间虽然是大杂院倒座房,但每间五钱这不贵,阎先生觉得自己捡到便宜了。

看到这里,白榆就忍不住开口道:“三间倒座房都是老李家的私产,我们怎么能代替李家发卖?”

王太公还没解释什么,阎先生却跳了出来,讥讽道:

“李老头都已经搬走了,你在这讨好个什么,还做梦给李家当女婿呢?”

白榆点了点阎先生说:“今天不跟你一般见识,你别后悔就行。”

他对这三间倒座房没兴趣,也没有争夺的意思,今天帮着李家说几句公道话就行了。

先让阎先生占了,才有可能达到利益最大化。

万一李家人又回来了,到时候自己出面帮忙要回房子,就能狠狠刷一波李家的好感。

如果历史轨迹没变,这波好感能获得十倍百倍的回报。

所以白榆今天玩了一把深沉,但阎先生却像是打了个大胜仗,对邻居们说:

“李家还在时,也不见白家子多么热情;等李家搬走了,却又开始舔上,脑子真是不灵光了。”

最近这段时间,阎先生一直偷偷观察着白榆,看到此子虽然当了校尉,但每天早出晚归的,最关键的是家里也没见暴富。

所以可以判断,白榆应该不是什么实权人物。在京城锦衣卫校尉怕不是有几千个,也未见得人人都有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