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六章 我的天(1 / 2)

加入书签

“你这丫头,”韩巧英笑着摇头,“现在就想着改善生活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很快就装满了篮子。

太阳渐渐升高,周围的雾气散去,露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随后,她们又去帮张冬梅和钱玉兰拔菜。四个人配合默契,很快就把蔬菜都收拾妥当。

菜园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说笑声,混合着泥土的清香,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农家晨景。

待林守平和兄弟们出发送菜后,刘秋莲跟着钱玉兰上山采药。

山路蜿蜒,两旁的野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沿路遇到不少村民,都在打听收购草药的事。

“秋莲啊,”

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娘拦住她们,“听说你们家收药材?我家青岭有些云雾参,你们收不收?”

刘秋莲耐心解释了收购的品类和价格,随后跟钱玉兰向山上走去。

夏日的山林被阳光晒得暖洋洋的,空气中飘散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刘秋莲弯下腰,心翼翼地用竹片撬起一朵鲜嫩的松菌,湿润的泥土散发出淡淡的菌香。

“这朵长得真漂亮,”

她轻声感叹,手指轻轻擦去蘑菇表面的泥土,“个头不,肉质也好。”

不远处的钱玉兰正在整理背篼,听到刘秋莲的话,抬头看了一眼:

“这两天松菌的行情不错,镇上收购价涨到二十多块了。”

“是啊,”

刘秋莲将松菌心地放进竹篮,“这会儿摘的都新鲜,卖相好,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两人沿着山坡慢慢往上走,不时停下来查看可能藏着蘑菇的地方。

钱玉兰突然停下脚步,欲言又止地看着刘秋莲。

她踌躇了一会,才开口道:“秋莲,嫂子有个想法想和你商量。”

“二嫂你说。”刘秋莲一边寻找着新的松菌,一边随口应道。

“我在想啊,”

钱玉兰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声音里带着些许迟疑,“咱们种甜黍红苕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搬到新房子后,我想把青岭那片地开出来种草药。你之前也有这想法是不?”

刘秋莲的手顿了一下,心里泛起一丝涟漪。

她确实一直在考虑这件事,前世见过太多靠种草药发家的例子。

只是苦于没找到合适的时机提出来。

“二嫂,”她放下手中的工具,转身面对钱玉兰,“我和守平也想过这事。要我说,咱们四家要是能合起来,把整片山都种上,那就更好了。”

钱玉兰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露出担忧之色:

“你说的是那片二三百亩的山地?这么大的面积,大队那边能同意吗?再说了,公粮又该怎么交?”

“卖了草药买粮食交呗。”

刘秋莲笑着说,目光扫过远处渐渐荒芜的山坡,“二嫂你看,现在队上开荒的人越来越多,再不抓紧,好地就让别人占去了。”

“那种什么好呢?”钱玉兰眉头微皱,“我听人说厚朴不错,可以试试吗?”

刘秋莲摇摇头:

“厚朴确实是好东西,就是见效太慢。我觉得可以先种些生长周期短的,比如山芹香、金银花。等有了收入再慢慢扩大规模。”

她没说的是,再过几年,这些普通的草药价格会翻好几番。

现在提前布局,就等于占据了市场先机。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往前走。

突然,刘秋莲眼前一亮,指着前方一片开满粉色花朵的灌木丛说:

“二嫂,你看那是什么?”

钱玉兰走近了些,随即皱起眉头:“这不就是紫金花吗?长得倒是漂亮,就是这味道”

“二嫂,你可别看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