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5章 打回重审去!(1 / 2)

加入书签

日落日出,又一天过去。

11月4号,周二上午。

影视之家附近,海地亚中心酒店,林向东吃完早饭,出门打车。

他暂时住在央视合作的酒店里。虽然跟岳借了房子,但他也不好意思占几个月,等快春节了,再接家人过去住两周。

至于影视之家的宿舍,他暂时不想住进去。目前,语言类节目的演员已经入住,他们得反复打磨剧本笑点,一个个压力山大,前两天还听到有人傍晚呐喊来发泄压力。气氛有点压抑。

身为歌手,没必要入住那么早,他也不早早过去凑热闹了。

等了会,他乘上车来到朝阳区的音协,与几个熟人打过招呼后,来到组委会办公室。

他来首都一趟,本想在空余时间,悠哉悠哉逛逛,见见老朋友。

结果在第二站就被截胡,被音协副主席项宏抓来干活。

其中一项就是审核星云奖的获奖名单。获奖名单需要八名理事及以上人员,且至少包含一位副主席审核通过,才能生效。大多理事都是兼了个名头,本人不在首都,或是没空过来。

他最近正好在首都,又比较闲,就被抓来审核星云奖的评审结果了。

索性,时间限制较为宽松,大家在本周二至周五之间过来审核就行。

作为一个勤快的人,他选择第一天就来,干完好去逛景点。

他关上门,坐到专用保密电脑前,输入个人信息,点开获奖名单,目光迅速扫过。

三分钟后,屏幕里出现一个熟悉的名字。

他眉头微皱,推了推眼镜,缓缓坐直身体。

陈放,最佳新人奖?

是跟他唱《精忠报国》的陈放吗?

林向东点开获奖人员信息,一张熟悉的脸庞出现在屏幕上。

他冷哼一声,身体往背后一靠,手指敲击桌面,眼睛紧盯着“最佳新人奖”五个字,眉头越皱越紧。

真是胡闹!

最佳新人?金曲奖的还凑合,星云奖的最佳新人这两年含金量下跌不少。

他一个文工团副团长退休的、上了三年春晚的老干部,跟最佳新人在春晚双人对唱,这合理吗?

话说回来,虽然评审团不知道这件事情,但陈放怎么可能是新人的水准?

现在搞动作,都这么不背人了吗?

林向东压住心里的火气,直接用办公室座机,拨通副主席的办公室电话。

很快电话接通,林向东开口道:“喂,老项。”

“老林,你这是从组委会办公室打来的啊,你已经开始审核了?”

“对,你看过星云奖的名单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