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1章 年关将至(2 / 2)

加入书签

王大爷抹了把眼角:“自打民国后,咱村就没见过这么亮堂的光景。”

腊月廿八晌午,周桥从集市雇来的牛车“嘚嘚”进村,车上绑着一头足有三百斤的大肥猪。猪鼻子喷着白气,蹄子在木板上蹬出“咚咚”声。

村头的狗跟着狂吠,惹得猪圈里的猪崽也跟着哼哼。

周桥站在碾盘上拍手:“乡亲们,今年咱杀头‘状元猪’,每家都有份!”

杀猪匠老吴头扛着磨得发亮的杀猪刀赶来,袖口挽到肘弯,露出古铜色的手臂。

几个青壮年帮忙把猪按在长条凳上,猪嚎声惊飞了树上的寒鸦。

老吴头手起刀落,血盆接满猪血,妇女们立刻端来盐水,准备做血豆腐。

孩子们躲在大人身后,从指缝里偷瞄,胆大的男孩还凑过去摸猪耳朵。

“把猪脬留给虎娃!”

周桥笑着指了指躲在娘身后的男孩,虎娃立刻蹦出来,鼻尖冻得通红。

杀猪匠熟练地分割猪肉,猪腿、排骨、五花肉码在竹筛里,热气混着白气升腾。

周铁柱搬来大秤,周桥亲自掌秤:“张大爷家五口人,多分一斤,三大娘家就娘俩,两斤足够。”

村民们自觉排队,没人计较多少,拿到肉的大爷大妈总要说句:“桥子这孩子,比亲儿子还贴心。”

分完肉,妇女们在河边洗杀猪盆,木槌敲打盆沿的声音惊起薄冰。

周桥让大嫂煮了锅猪肉白菜汤,全村人围着火堆喝热汤。

老吴头啃着猪骨头,忽然叹道:“我杀猪三十年,头回见着把肉全分给乡亲的东家。”

火光映着周桥的脸,他擦了擦嘴角:“当年我爹生病,是乡亲们凑鸡蛋换药材,这恩情,得记一辈子。”

腊月廿九,周桥从县城请来了三位戴瓜皮帽的老先生,腰间别着铜制水烟袋,墨香跟着脚步飘了一路。

村委会的土墙上支起案板,铺上红宣纸,最的先生不过四十来岁,却写得一手好颜体。

“天增岁月人增寿——”

他饱蘸浓墨,笔尖在纸上游走,围观的孩子们跟着念,口水滴在红纸上,惹得先生们哈哈大笑。

李大妈捧着刚写好的“五谷丰登”,心吹着墨迹:“俺家门框高,劳烦先生写大点。”

周桥蹲在地上帮着递纸,见王大爷盯着“招财进宝”四字发愣,便低声问:“大爷,想给在外当兵的儿子写封信?”

老人慌忙摆手:“不劳烦,不劳烦,看看字就高兴。”

暮色四合时,村委会门口的红宣纸堆成山,每幅春联右下角都盖着周桥特意刻的“桥”字印。

晚风吹过,未干的墨迹在灯笼下泛着金光,像给每个门框都镶了道金边。

周桥看着村民们抱着春联往家走,忽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有钱不算本事,让乡亲们都能过年吃得香、住得暖,才是真出息。”

hag9109291092642141410八4hl

:。:bqvvg八

rad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