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三章爆竹声声除夕夜(1 / 2)

加入书签

百节年为首!

但在李岳原来生活的那个世界,年味儿早已越来越淡了,自从父母离世之后,每年的春节他都是一个人过。

不成想,到了这大煌王朝的第一个春节,身边便多了这么对人陪自己一起过年,这让他有些开心,也有些感激。

洗漱完毕,照例练了练拳,然后就搬了张椅子坐在了屋檐下欣赏起了满院的雪景。

今天是大年三十呢,大煌王朝的文武百官从今天开始放假五天,李岳也没什么心思去整蒸汽机了。

沈妙音第一个拿了红包,自然殷勤,很快就把火盆放到了李岳脚边,把热茶递到了李岳手中。

李岳就那么坐在屋檐下,脚边有火,有中有茶,眼前有雪景,只觉自己的人生从未如此安宁闲适过。

吃完早饭,将红包一一发了下去,打发铁心兰等五个雇工回家去了。

雇工也有家室,今天不能留他们。

“侯爷,过年好!”

不多时,方正化便带着兵仗局的太监们来了,还带了满满一板车的年货过来,“皇上说侯爷最近勤于王事、不辞辛劳,特意赐下了‘百事大吉盒儿’十二个,‘嚼鬼盒儿’十二个、‘屠苏酒’十二坛……”

方正化将车上的年货一一介绍完,自有太监帮着往正厅里抱,只是,李岳却不知那百事大吉盒儿是什么,那嚼鬼盒儿又是什么……

一一交接清楚,方正化这才带着一众太监去了西院,他们本是皇上家奴,倒没有过年放假一说,既然是奉了皇命来跟峙岳侯学造蒸汽机的,那么只要把这技术学会就比什么都强!

李岳自然也不会怠慢,一大早就收了皇帝这么多赏赐,如果还不加劲干,就有些亏心了。

还好,当时为了准备那本新书《化工天子》,他找了不少关于蒸汽机的资料,也研究过,所以,设计图纸并无纰漏。

加之,兵仗局的铸造技艺也十分精湛,所有零部件都是严格按照李岳所画图纸上标注的规格铸造的,忙到晌午时分便顺利地组装完成了。

组装好之后,加水、点火、调节气阀……很快,曲柄连杆便开始转动起来,沉闷的轰鸣声随即响起……

随后,便是反复试验,查漏补缺,西院里那沉闷的轰鸣声时断时续,一直持续到了黄昏时分,才彻底安静了下来。

西院的动静很大,侯府所有人都听到了,有人暗暗心惊,有人满心好奇。

“咋样?”

大门门房里,朱老三坐在火盆边,眉开眼笑地跟两个守门的太监吹嘘着,“我家侯爷确有惊天地纬之才吧?”

这家伙最近跟何管事走得极近,竟也知道“经天纬地之才”这个词了,只是随后又补了一句,“听听那动静,一点也不比爆竹的响动呢!”

原形毕露!

“那是!那是……”

两个太监连忙附和,不管这朱老三是不是在吹牛,对于李岳的本事,他们都是很佩服的。

那热气球,还有正在做的那个能让皇上心心念念的蒸汽机……普天之下,怕是也只有峙岳侯做得出来吧!

“朱管家,”

只是,附和完之后,一个太监便故作疑惑地问了一句,“那西院里怎么这么大动静,侯爷究竟在弄什么东西啊?”

“这个……”

朱老三顿时神色一滞,故作神秘地压低了嗓子,“这可是机密,怎能随便透露?如果走漏了风声……”

说着,他并指成掌,在自己的脖子上一比划,“咔!”

“啊……”

两个太监故作惊惶,那眸子里却尽是笑意。

朱老三不知道李岳在西院做什么,他们却是知道些底细的。

不行!得去问问侯爷!

见两个太监的表情,朱老三不禁有些心虚,连忙站起身来,“这是我家侯爷在京城过的第一个年,可不能出纰漏,我得去问问薛涛姑娘,还需要准备些什么?”

说着,他便步履匆匆地出了门,直奔中门去了,可是,刚进中门,却见方正化一伙迎面而来,个个喜形于色。

这是真成了啊!

虽然不知道李岳又在造什么,但只看方正化一伙的神色,朱老三心中便有底了,当下冲方正化客套了两句,便迫不及待地奔正厅去了。

“侯爷,”

正厅里,沈妙音一边给李岳沏着茶,一边好奇地问着,“西院里到底是什么啊?听那响动就吓得奴婢心里一颤一颤的呢!”

“那东西叫做蒸汽机!”

蒸汽机自然不是朱老三说的什么机密,只有蒸汽机的制造技术才是,所以,李岳没必要隐瞒,只是神色间有些遗憾,“可惜,铸造技术还是差了一些,所以体型很大,动静也就吓人了些……”

说着,李岳突然话锋一转,“对了,今天是除夕呢?不知道该准备的东西有没有遗漏,快去叫朱三哥和薛涛来!”

如今,薛涛和朱老三俨然已经成为了峙岳侯府的内、外管家。

“侯爷,”

李岳话音刚落,朱老三便笑呵呵地走了进来,“您就放心吧,我这边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爆竹、门神、桃符、将军炭……一样都没落,保准让您在这京城的第一个年过得热热闹闹的!”

“侯爷,”

朱老三话音刚落,薛涛也脚步轻盈地走了进来,冲李岳屈膝一礼,笑意盈盈,“祭品、年糕、礼盒也都准备妥当了,只是不知礼物都要送到哪些大人的府上去?还请侯爷拟一份名单出来。”

过年嘛,少不得人情往来,尤其是这些豪门显贵,早早地便要备好礼物和送礼名单,等到大年初一一早便遣人按照名单送到各家府上去。

“这个……”

只是,李岳有些为难,“本侯初到京城,也没结交什么人,礼物就……”

说着,李岳突然灵光一闪,“这样,给进贤馆的何管事送一份吧!”

要论交情,和他有交情的也只有皇帝、王体乾、王承恩、方正化、何管事这五人,可是,皇帝富有四海,用不着他送礼;王体乾、王承恩和方正化都是太监,如果单独给他们送礼,就是贿赂中官……想来想去,这礼也只能送给何管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