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 / 2)
连叶认认真真的整理着东西,想着越快离开越好。自己倒不是真怕了车顺他们。只是一想起连平,一想起王中山要离开,自己就透不过气来。
王中山看着整理房间的连叶有些慌乱,也开始帮她整理起来。
“你懂音律?”王中山拿着书架上放着的古朴花纹长条纸盒,上面写着中国竹笛四字。
连叶走了过来,拿出笛子,看着手中精致的竹笛,轻柔的抚摸着笛坠,幽幽道:“每天都忙,好久没吹了。”
想想当初中学的时候,国家普及什么素质教育,说是要每个学生要学一样乐器。学校里供大家学的东西不少,钢琴、提琴、古筝……可那些都太贵了,连叶便自己在路边花了几块钱买了个劣质竹笛参加了丝竹班。那声音老是把握不准,总被笑话,后来还是爸妈发现了,花了个一百来元给买了个好的。连叶一直都记得那天她爸爸吧笛子放她手里的时候的笑容,就如同挺过秋风寒霜后,在阳光下绽放的秋菊。所以她每天都练习,这样每个周末回去后,便能感受另一种气息,春暖花开。
而今,物是人非。
连叶细细的抚摸着笛身,她记得上面的每一条纹路,“我给你吹一首曲子,怎么样?保管你听着明白什么叫做‘不绝于耳’。”
不等王中山回应,连叶除去笛子上的旧笛膜,换上了新膜后试好音。便拉着王中山到阳台,看着远方,调整了气息后,一首《故乡的原风景》在这喧闹城市上空慢慢飘向远方。
旋律悠扬,心灵忽然在一瞬间清净,仿佛随着旋律轻飘飞上天空,穿过悠悠云层,悠远缠绵。音律远离喧嚣,如天外之音低鸣呜咽,诉说着对故乡那深沉悠远的眷恋与离愁。诉说着那一路的心灵感受着沧桑的离意,空气中仿佛飘着对家乡无尽的思念。
笛音悠长而孤凉,王中山眼前依旧是辽远的大漠,大地深沉而雄厚,一轮红日高挂长空,塞外人踪尽灭,飞鸟绝迹,长河横亘在这高远的天空下。又似乎是那辽阔与天相连的草原,天高草远云淡,风吹草低之时,自已自由自在的骑马驰骋,累了,便看着牛羊缓缓穿行在飘摇的劲草丛中。安详恬然……那悠远的岁月何等的酣畅淋漓,而今,又是何等的沧海桑田。
这本是要十二孔陶笛奏出的,连叶不知道花了多长时间才吹出完整的曲子。其中那的悠远又蕴含淡淡离愁的之音总能让身边的人吃惊。连叶只是轻笑,生活在喧闹而拥挤的都市中,平和与淡然正在失去。在身心俱疲的时候,连叶便会吹一曲感怀漂泊异乡的游子离愁。
曲毕,连叶深深吸了口气,回头便见着王中山看着她,目光炯炯。连叶先是被他那样的神情给吸引了,她只想着这个时候总算赚了,月下貂蝉都没眼前这人养眼。又撞上王中山那炯炯的目光,又赶紧转过头去。心里只想着:你夸夸我吧,感觉真好久没人夸了。
“教我。”
啊?!连叶回头看着王中山,预料和现实中还是有差别的。
“有问题吗?”王中山拿过笛子,一边端详着一边问道。
连叶失望的叹了口气,“没有,不过这个不是一会就能学会的,你要工作,我也要找工作了。哎……我去吃面了。”
王中山看着低头走进去的连叶,嘴角不由的上扬。这样才对,就怕她还和之前那样,似乎对什么都没有了感知。忽然又想起剧组哪里应该也是很却人手,于是走了过去,“连叶,有份工作也许适合你。”
“什么工作?”连叶忽然觉得又食欲了,吃了口面就随口问道。
“哦,我们剧组要个文案处理能力强的,行的话就和我们一起出去拍摄。”王中山边研究着笛子,边说道。
连叶想着,也可以,就当是自己旅游了吧。据说拍摄电影的都是去那些极有名的旅游景点,想想自己这么些日子,心里就一阵难过,出去走走也好。顺便也可以赚点钱还给王中山,而且,听着这话,心里似乎也踏实多了,于是点了点头,“恩,去吧。”
连叶是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知道了的话,或许就会考虑一下了这提议的可行性了。
hag八八八八9704604242hl
:。:bqvvg八
rad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