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新的计划(2 / 2)
“算了,华,别点了,我刚刚跟你们科长说了,呆会跟你们科里的人一起去吃饭,快要下班了,你也快回去洗洗手准备一下吧。”林强拿过华手中的发货单,先把自己的名字签上了。
“那---这车货的数量----”
“对了,你们科长刚刚也说了,就按半车的数量算,你就写6500吧。”林强又灵机一动,他断定华绝不会去找陈科长核实的,而最后签批的就是陈科长,林强也断定他正乐滋滋想着就要到手的二千大元,绝不想在这个时候再出枝节的。林强自就学会察言观色,善于揣测人的心理,他一向相信自己的感觉。
华一听是自己科长说的,刚刚也看到林强跟科长在那边勾肩搭背说了半天,也就不再说什么,按林强的意思签了单子。
等华一走,林强马上叫正坐在树荫下的那五个装卸工人过来,让他们赶紧装货。
原来这其中还有猫腻。
装第三车货时,那个带队的伙子跟林强说,他们在那些挑出来的缺角瓷砖下偷偷藏了二三千片好的瓷砖,让林强付给他们每人10元就可以装上车。林强不动声色地笑了笑,爽快地给了他五十元。心里想,人都一个德性,只要自己有利可图,什么鬼主意都能想出来。不过说真的,林强还真不屑他们那种做法,价值不算,还很容易穿帮,而且,假如不是正好还有空余车位,假如林强对那些缺角的瓷砖不感兴趣的话,他们的如意算盘也要落空。不过话说回来,林强还是有一点点欣赏他们,居然也能想到这主意。所以他也给予积极的配合,毕竟于自己也有利,况且以后还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
林强自己就不会冒这种险,一来是不值得,二来,他觉得,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度,有个原则,不能太过分,也不能太贪心。虽说是“无奸不商”,但总要奸得其所。
那班工人动作相当快,十来分钟就把余下的车位装满了。
林强办妥放行手续打发完司机走了后,便请陈科长他们一起去吃饭,附近还真没有像样点的饭馆,只好在厂门口不远处的一个大排档点了几个菜,要了几支啤酒。不过真别说,味道挺不错的,那些青菜,又嫩又新鲜,特别是那只白切鸡,算是真正的凤城走地鸡,皮滑肉香,令林强胃口大开,埋单时才一百元不到,林强大喊抵食(广州话,意即:值)。
席间林强寻了个机会把陈科长拉到洗手间,塞给他一叠钱,“陈科长,这是二千元,你收好。”陈科长迅速把钱收好,啥也没说,只用力拍了一下林强,两人心领神会一笑。
林强也够精的,除了最初那两车不算,后来这九车货,就按华报上去的数量来算,总数是10八500片,也应不止给陈科长二千元的,但林强料想他收到二千元就肯定会兴奋兼心跳了,绝不会跟自己斤斤计较的。能省就省,该花就花,林强发现自己渐渐显出商人的本色。而今天拉走的这些货到底“省”了多少,林强还真来不及算清楚,但绝不会是数目,一想到这个,林强甚至在撒尿时都暗暗偷笑!
吃过饭后,林强马上赶往凤城市,来到环城北路的凤城陶瓷厂。这是一间比源潭国强陶瓷厂大得多的国营厂,主要生产3030的耐磨地砖和贴外墙用的马赛克。
在九十年代初,装修最常用的地砖是彩釉砖,色彩斑澜,曾风靡一时,可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釉面不耐磨,后来一种叫“耐磨砖”的新产品上市,这种砖表面没有图案,只有颜色之分,最受青睐的是粉红色和浅绿色,最大的特点是硬度大,特耐磨,价格比彩釉砖贵了一倍,3030的耐磨砖一级品在市面上已卖到325元片。生产这种砖的工艺要求比较高,连凤城瓷厂这样的中型厂也只能生产3030这种规格,只有那些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厂才敢生产4040以上的规格。
林强跟这个厂销售科的温科长也交往过二三次,可这次他不打算惊动他,自己到生产车间和堆放次品的地方转了一圈,摸了摸清况,便马不停蹄地赶往107国道龙塘路段的华丽玻化砖厂,那是一个中外合资的大型陶瓷厂,这个厂的产品最大规格已到了5050,但价格惊人,一级品的出厂价已达到1八50元片,4040的出厂价也到了675元片,林耀坤的店铺都不敢进这种货,只在货架上摆有样本,有客下订单了才敢来进货。这个厂的老总叫王挺,原来是凤城华美洁具厂的老总,林强正好有个绰号“军长”的高中女同学在华美厂当翻译,后来就是通过“军长”介绍认识这个王总的,但一直以来跟这个厂的交易量不大,林强这次也没去惊动王总,只悄悄的转了一遍,心里有了底,便开车回广州。
一路上,林强都在琢磨自己的新计划。
------
本人另一部说《儒商》正在连载中,讲述林强在商海中的精彩经历,欢迎大家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