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七章 好心有好报(2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一大早,他坐上了去他家拉泥鳅黄鳝的大卡车,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哎呀!宇哥诶!你可算回来了!”

杨宇跳下卡车的那一刻,张大猛一愣,差点泪奔。

能挣很多钱是快乐的,可发生在只有十七八岁的张大猛身上,钱多了也是一种压力,吃不好,睡不着,总觉得不踏实。

“我走这几天,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杨宇下车,首先就看见杨德顺坐在院门口,一脸愁容地抽着烟,哪怕是见到儿子回来,都没多高兴,杨宇意识到家里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随即询问站在一旁的张大猛。

“宇哥,我说了你可别生气啊!”

看了一眼杨德顺,张大猛把脑袋凑到杨宇耳边,将家里发生的事情详细告诉了杨宇。

杨宇去省城的第二天,生产队召开了大会,通知了土地即将包产到户,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式在杨宇所在的生产队施行。

按理说分田地自己干的政策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现在的情况却让杨德顺积极不起来。

这不政策一下来,每个生产队都在如火如荼的分配田地,可不知怎么的,生产队的干部却把大队最偏远、最贫瘠的田地分给了杨宇家,至于近的、肥沃的,他家统统没份,更甚至有些地的面积不到一亩,却按照一点三亩算,

土地的肥沃与否,直接关系到了来年的收成,八4年可不像现在,不仅没有补贴,还要要缴纳提留、农税,征购等等。

缴纳这些税收都是按照下户面积来算,杨宇家分到的地又贫瘠又偏远,面积又还以划大,年复一年、长此以往,不知道要吃多大的亏。

“没事儿!先帮忙把泥鳅黄鳝搬出来称了再说!”

脸色微微一沉,杨宇哪里还不明白,这分明就是在针对他们家?上一世就是逆来顺受惯了,这一世他坚决不会这样,谁也不能让他父母受委屈。

两人忙活了好一上午,终于把昨天收的泥鳅黄鳝秤完,算好账,收好钱,杨宇走到杨德顺面前:“爸,现在我能挣钱了,生产队的地咱们不种了,明年我去省城买套房子,咱也过过大城市的生活!”

虽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踏实,可也辛苦啊!杨宇现在能挣钱了,不愿意父母继续这么操劳,眼见着他们头发就开始花白了,还剩下多少岁月?

“我和你妈都是本分的农民,哪能离开土地?这不是要了咱的命?有块地,每年有个盼头,活的舒坦!”

杨德顺摇摇头,的确如他说的一样,他们这一代人根本离不开土地,大都市的生活再好又如何?不如在农村生活舒坦。

自己种几块地,养点家畜,吃的是自家生产的米,炒的是自家种的菜,与世无争,远离喧嚣,多好?

显然杨宇之前没明白父母需要的是什么,沉思良久,起身朝黄伟才家走去。

杨宇上一世为人子,还没来得及尽孝就匆匆而别,而这一世他发誓一定要好好的善待父母,竭尽所能地满足父母的需求,所以现在他要抗争这个不公平的社会,无论如何也要提父母讨个公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