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二章 纯商业化的炒作模式(2 / 2)

加入书签

一个人能闹腾不出多大的事儿,但是成千上百的人呼应,那就能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这个中年人很厉害,仅仅一件商品卖与不卖的问题,就扯上了民主呼声上来,面对所有人的声声讨责,蒋天正赶紧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既然大家都要求咱们济源堂把这件古董卖出去,那今天咱就卖了!”

说罢,蒋天正招呼接待员搬张桌子放在济源堂大门口,在把那个宋代龙泉青豆釉碟取了出来:“正宗的宋代龙泉青豆釉,别的地方我不敢说,至少我敢肯定,这品相在蓉城找不到第二个!”

这件龙泉青豆釉瓷器的名字叫,龙泉老青釉大瓷盘,盘口盘口径265、高56、底径113厘米。折沿,弧形腹,盘心稍凸,内壁印菊花瓣纹一周,外壁光素,施豆青色釉,菊瓣突出部分和口沿处釉较薄,呈青白色,即所谓"出筋"现象。此盘造型胎骨轻薄,装饰简洁,懂行的一眼就知道,这品相基本是钧窑里最完美的,极具收藏价值,也难免济源堂不愿意卖了。

“就说多少钱吧!”

凑近观察一眼,确定是真品,然后满意地点头问价。

“既然只有一件,又是珍品,那我没法定价,价格由你们来定,只要合适,那就成交!”

蒋天正摇摇头,聪明地把定价权交给了大众。

“物以稀为贵,我觉得五百块钱!”

“这东西不实用,一块钱一个我都嫌贵!”

落后的经济水平与生活质量,经济水平又直接决定了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认知程度。

“古董!近千年前的物件!你拿来装东西,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我觉得出一千都不为过!”

“我觉得一千二百!”

一千八百!

……

最终,这件瓷器最终定价三千元,中年人二话不说,从口袋里掏出钱袋,数了三千元,把瓷器带走,围观群众纷纷叹为观止。

蒋天正似是兴趣来了,又让人拿出几件很珍贵的古董现场开卖,而这几件古董也以三千到五千元的价格被售出。

吃瓜群众最喜欢的就是看别人当冤大头,到他们却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天的有钱人为何特别多?

而且省新闻报社的记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入了人群中,拍摄了好几张火热现场画面。

人流散去,蒋天正又来到了凤仙居,和张大猛和沈铭祥碰头。

“张总,沈总,咱们的东西已经卖出去了,现在就看你们的了!”

“嗯,咱们天泰实业已经准备好了!”

沈铭祥点点头,而后望向张大猛:“张总,你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张大猛耸耸肩,不可置否地回答:“我这边没问题,只等新闻发布出来!”

“成不成,就看这一次了啊!”

蒋天正微微沉吟,要是这次计划失败,那一切都是白费心了……阅读最新章节请关注微信号:rd444

,,

搜书悠,看更新最快的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