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文化强县之路(2 / 2)
虽然杨宇的生意越做越大,但在父母眼里,他也只是他们的孩子,因为投机倒把丢命的例子他们听得不少,所以他们还是不希望杨宇走上这条不归路。
“哎呀,你们就放心吧,我咋可能和国家对着干!我可是一直响应国家搞经济建设的,依法纳税的合法产业,能有啥问题?”
面对老两口的关心,杨宇耐住性子,耐心解释,时间就在一家三口的聊天中悄然而逝。
在家里住上一晚,舒服地睡上一觉,杨宇早上一早又驱车赶回市里,继续开会。
会议比起昨天来说,还要枯燥,不过杨宇还是坚持听完了整场会议。
会后,杨宇又和梁伯同等几名来自柏溪的市人大代表一起,直接赶到了柏溪化工集团的施工现场。
比起杨宇上一次来视察,柏溪化工集团的建设项目又有很大的进展,几个大型厂房已经部建成,三栋职工宿舍也在进入最后的收尾工程,六名从荆市带过来的技术人员正在检查,调试设备,看看是否能正常运转。
见到杨宇和县委一行人来到场地,施工方老板赶紧上前,结合图纸,汇报柏溪化工集团的建设工作。
“杨宇同志,咱们柏溪化工的形势喜人啊,这不,还没投产,咱们今年四万吨的指标就订出去了两万吨,咱们还得留四千吨指标来给咱们县。”
说到指标订单,梁伯同就不禁苦笑,现在原材料都是个问题,没想到订单销路却还不错,说矛盾也矛盾,说不矛盾,也的确存在问题。
“嗯,只要原材料供应稳定,那咱们以后可以搞十万吨,二十万吨的大厂子嘛!”
对此,杨宇只是轻轻摆摆手,八万吨,只是他的第一步,就像恒宇集团一样,循序渐进,慢慢扩大,慢慢进驻国市场,要不然他建立柏溪化工研究院来干什么?
听了杨宇的话,梁伯同一愣,随即大喜,要知道现在的柏溪化工集团就是柏溪的名片,那这张名片的含金量越足,那对柏溪来说,必然也是好事,至少财政收入会更多。
“杨宇同志,咱们县要发展,就离不开人才,经济强县我们要搞,人才强县,我们也准备搞!之后杨宇同志的经济条件允许,还请你务必要支持咱们县的文化建设啊!”
杨宇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总,都能想着要发展自己的企业,梁伯同作为一县之长,当然也是时刻都在思索着如何才能带领县走出去!
杨宇点点头,一穷二白的柏溪县委能考虑到走文化强县这条路,也是难能可贵,并且杨宇早就有过这方面的考虑,他在自己生产队实行升学奖励制度,不就是实践证明吗……
第二更了,第二更了,更得少,都不敢求票……阅读最新章节请关注微信号:rd444
,,
搜书悠,看更新最快的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