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三章 跨国贸易(2 / 2)

加入书签

也就是,在二十年时间内,国内只会存在这三家关于化肥设备的企业,而国外同等设备想要进来,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个条件的达成,意味着杨宇在这个项目的投资,在国范围内实现了垄断。

还是那句话,垄断之后,则是暴利。

所以在实业集团投产后,就接收到了来自国各地,各大城市的订单。

华夏毕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也遍及国范围,对化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基于这种情况,实业集团第一批生产下线的设备被柏溪化工集团以三千八百万的价格购买,而柏溪化工集团的化肥年产值从原来的八万吨,直接长到了25万吨!几乎要赶上国内其他几家大型化肥厂了。

因为国各地对实业集团的订单增加,杨宇也敏锐地觉察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国内的化肥制造市场在发展,随之而来的的就是市场的竞争力!

而柏溪化工集团想要从众多角逐中脱颖而出,那么就需要另辟蹊径,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道路。

经过柏溪化工集团的内部高层会议,杨宇最终拍板,国内市场,柏溪化工集团不放弃竞争,同时还需要开辟国外市场!

把柏溪化工集团的肥料卖到国外去!

在杨宇之前,这根本就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因为化肥在国内的需求都无法满足,怎么可能有多余的化肥外销?

而这,就涉及到一个眼光问提了,按照杨宇的想法。

实业集团开业,那么国内的化肥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呈现一个饱和的态势,与其混吃等死,那还不如未雨绸缪,提前涉足国际市场,为未来杨宇角逐球试水?

当然,柏溪化工集团的产品外销,也是有正对性,欧美这些发达国家,杨宇直接就不考虑了,因为人家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有着与之配套切完善的体系,短时间内,柏溪化工集团还没能力撬动这些稳固的市场。

所以,杨宇考虑的是南亚这些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家。

并且这些国家国内的工业体系非常落后,完不能自主生产农业所需的物资。

当然,国际贸易,需要的条件就太多了。

别的不,首先双边关税就得计算好,如果加上关税,算下来成本更高,国外企业当然不会认可柏溪化工集团的产品?

不过柏溪化工集团有一个国外难以企及的优点,那就是国内的生产成本低,哪怕是算上关税,也比某些发达国家的同等产品生产成本更低。

“杨总,经过我们的调查咨询,现在南亚国际市场,只有南、国、甸缅三国的关税最低,每吨化肥换算下来,只有十六元人民币,加上我们自己的生产成本,每吨化肥的总成本只有不到八十元一顿,远比国外两百三十美金每吨的价格低,所以我们的产品竞争力非常巨大国际市场前景非常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