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四章:不必多言(2 / 2)

加入书签

太子独自若有所思地站在柱子下,抬手抚摸着最高的一道刻痕,说:“最大的一场洪灾里,水淹到了这儿。那年的史书里写的是‘蛇龙居之,民无所定’。水淹不上来的年份,则都是旱灾。”

这时,三皇子转头对我和兰鹤舒说:“有位老人曾来过这里,拓下了这根柱子上所有的铭文,还悉心整理了周围关于灵槐的传说,想总结出此地旱涝的规律。可惜,三年之后,老人家开春时分就来提醒州官修整河道,以防夏季洪水决堤,被当成妖言惑众的疯子斩了。”

太子提着袍子心翼翼地回到船上,像船夫一样赤脚站在船头上,盯着我问:“怎样,有意思么?”

问我?!

都是故事,我听着都有意思。可是,我听着有意思又有什么用呢?我动了动嘴,最终没有回答。

“船家,走吧!”太子没好气地扔下袍襟,回到船舱里坐下,又不说话了。

三皇子咳嗽了几声,才同我说:“你看,若不是到了这里来亲眼看一看,怎么知道真有这样的事情?若是按照原定的路线行走,必然每到一处都是前呼后拥、觥筹交错,被人团团围住。这样的话,每到一处,听到的、看到的都是一模一样的东西——都是那些官员想让你知道的东西。听这些的话,坐在宫里看他们写的折子就是了,何必亲自出巡,劳民伤财?”

是为这个才要从队伍中偷跑出来的?

是要“微服出巡”,是想亲自听到、看到些事情?

我心中有些触动。但是想到前路遥远,未知重重,只有我一个人护卫,我仍然觉得愁得喘不过气来。

“当然,地方官员常年在一方当差,大事务都得管,他们的话也得听。”三皇子继续解释道:“不过,今后总有的是机会听这些话。所以,留景新、一峰他们去对付就够了。我与大哥难得出来一趟,有自己的安排。阿英,我只当你心里焦急。可你不要担心。一来,他们有所准备;二来,这一路我们也不是一直单独行动,在几个地方,还是要再和他们碰头的!”

昨天早上起得早,一路劳顿,夜里又没怎么睡,大家脸色都不算好。一向体弱的三皇子更是苍白得明显。刚才一口气同我说了这么些话,又连带出了一通咳嗽。

他们既然这么有道理,我还能怎样?只好蹲下身给三皇子倒了半碗热水,讪讪说:“三公子不必同奴婢多言,不必解释什么。奴婢都听二位公子的就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