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六节 炼焦技术 早上(2 / 2)

加入书签

那个帖子用一种很新颖的理论解释了中国很多朝代更替的原因:

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全球霸主老美的战略目标也只是“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并且现在也没有实现。由此可见两线作战的不易。

明朝末年,明朝基本上是四线作战,分别是辽东对后金也就是清,中原的流寇,西南少数民族叛乱,东南的明荷战争。从历史上我们就知道,一般一个国家在两线作战的时候就离灭亡不远了如2战时的粹德国,而明朝四线作战,灭亡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也让我们肃然起敬,毕竟明朝是唯一一个曾经经历过四线作战的国家。

而宋朝也是,宋朝经常要多线作战,即对付金、西夏、吐蕃。就这样还拖了几百年。有人说不收复中原是因为人们担心朝廷重建中原的资金,其实那都是胡扯。几线作战,当时怎么会有能力全面突击。

朱厚照同学轻轻的摇摇头。算了,不想了,越想越有一种孤愤的感觉。既然自己来了,就让他万世永昌吧,中华。

起床,洗漱,习武,逃早朝。

现在某人逃早朝已经习惯了,就像当年大学的时候逃课一样。不过他还是让人把奏折都送来,自己批复。

早起空气好,趁着这个时间他来到了研究院。

研究院的人都已经上班了。古人啊,起的都是比鸡早的。

直接找去找杨铁匠。

忽然某人感觉杨铁匠的院子有些不一样了,一看,原来是个未完成的炉子。

于是揪过一个人来问道:“这个炉子是什么时候修的?!”

一看那个人是木匠学徒李白同学。李白同学答道:“啊,陛下!呃……,回陛下,这是昨天吴院长领人做的。杨铁匠说陛下可能用到炉子,吴院长就去做了,但是又不能确定陛下您用什么样子的炉子,所以只做了一半,然后看您的需要现改造。”

哦,原来是这样。朱厚照同学挥挥手放走了李白同学,然后找到了杨铁匠。

他用慷慨激昂的语气,高度的赞扬了吴院长和杨铁匠的行动,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同时对两人报以深切的期望,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为有大明特色的封建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哎——,为什么我看到的资料都没有办法复制啊。所有的资料都要我自己一个个的敲进来……

另:向金元宝大大的《穿越实用技术手册》致以最高的敬意!!!

再另:隆重的求推荐!!!!!!!!!听说推荐挺有用的。)  filsarilhl22152556八八0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