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八节 书局琐事 读书问题(2 / 2)

加入书签

既然自己作为皇帝都用这个,那么他一定会受欢迎的。毕竟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皇帝用的东西肯定是最好的。看来,最先给自己的钱包带来正增长的重任,就要落在这个的东西身上了。在钟表作坊建立成功并打开销路之前,就要靠卖这个给自己的钱包增加一点收入了。

下定决心以后,朱厚照同学继续参观。

他拿起来几本引好的书,仔细看了看。

书本说不上精美,最起码和以前的官印本有不少的差距,但是书本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最起码不会出现散架什么的情况,里面的字体也足够的清晰、美观——毕竟是官办厂自己造的字模,多少书法大家以采用自己的字体为标准而趋之若鹜啊。

现在,出售成套字模也是中华书局的主要收入之一。中华书局制造的字模因为其质量、字体、权威性等方面已经在业内创下了不的名气。

中华书局印本最令人称道的一个方面还是内容,因为有着翰林院——大明最高学府——作为后盾,书的内容是最好的。而且因为检查严格,书的出错率很少。

根据谢迁同志(书局一事就是他负责的)的统计,经过大规模生产,书的成本已经比雇佣人手工抄写少了一些,而且错误率更低(题外话:大明的人工实在是太便宜了……)。现在谢迁同学很为自己负责这一项造福天下学子的事情而自豪——虽然朱厚照同学怀疑,这样做会不会抢了那些靠抄书为生的人的饭碗。

朱厚照同学请来了谢太傅。他对谢太傅说道:“谢太傅,现在中华书局办理的如此兴盛,朕很欣慰,在此朕代表天下的学子们向您道谢了。”说完向谢太傅作了个揖。谢太傅受宠若惊,但是他不愧是从官场上打拼了几十年的人了。他马上回了一礼,道:“此全赖陛下的大力支持,学子们真正应该感谢的是陛下您啊。”

朱厚照同学又道:“但是如此我们做的还是不够。我们考虑到了能买书的学子,但是还有买不起书的呢?”

谢太傅迟疑了:“这个……,或者给他们书?这样不好……。要不让他们做工然后用书做报酬?”

朱厚照同学一侧头说道:“诶~,这可不好。朕有一个想法,建立一个这样的所在:这个地方要有很多很全的书,每人半年只要交上几十文钱,然后登记自己的住址。只要核实了,就给一张证明。拥有这张证明的人,就能在这个地方随便借一定数量的书。规定还书的期限,借书免费。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filsarilhl22152556八八2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