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节 身份 铜牌(2 / 2)

加入书签

听到声音,刘瑾和姜维都扭过头去看了一眼。那是一个很普通的铜牌,上面刻着八卦太极图,也没有任何文字。两人以为是死者的平安符,也就没有在意。

等待的时间总是很无聊,刘瑾开口问道:“不知道壮士所奉何诏进京?当然如果不便说就不要说。”

“哦,我倒忘了,公公您一直在外忙碌,没有听说也是正常的。当今圣上出了一道旨意,召集天下未嗣之军官勋贵子弟之中识字者进京。估计应该是好事。”

“哦,那咱家要恭喜姜壮士了,看来飞黄腾达指日可期啊。”

正在这时候,两人都反应过来了:场中的“叮”、“叮”之声不断,这是怎么回事?

看着场中的情形,现多出了很多同一个式样的牌儿,这就有点诡异了,毕竟不会有一大群人的护身符儿都一模一样的。

两人都非昏庸之辈,对视一眼,都从中看到了自己的答案。这种情况很少见,但是放到一种人的身上就合情合理了:难道是白莲教!

在明朝,山东地区一直是白莲教泛滥的地区。

太祖起兵是借助了明教的力量,这明教就和白莲教不清不楚的。后来就开始禁绝明教白莲教。其中因素很复杂,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

白莲教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的,其源于南宋佛教的一个支系,崇奉弥勒佛,元明清三代在民间流行,传说宋高宗绍兴三年(黄帝历三八三一年)由茅子元创立佛教分支白莲宗,因教徒谨葱乳,不杀不饮酒,故又名白莲菜,后逐渐演化为民间社群组织白莲教。

明初严禁白莲教。洪武、永乐年间,川、鄂、赣、鲁等地多次生白莲教徒武装暴动,有的还建号称帝,均被镇压。明中叶以后,民间宗教名目繁多,有金禅、无为、龙华、悟空、还源、圆顿、弘阳、弥勒、净空、大成、三阳、混源、闻香、罗道等数十种,有的一教数名。它们各不相属,教义、仪轨颇多歧异,信奉的神极为繁杂,有天宫的玉皇、地狱的阎王、人间的圣贤等等,最受崇奉的是弥勒佛。

史载正德年间开始,出现了对无生老母的崇拜,又有“真空家乡,无生老母”所谓八字真言。据称,无生老母是上天无生无灭的古佛,她要度化尘世的儿女返归天界,免遭劫难,这个天界便是真空家乡。各教派撰有自己的经卷,称为宝卷。统治者认为这些不同的教派实际上仍是白莲教,民间也笼统地称它们为白莲教。

(虽然我一直秉持着中国人不过洋节的信条,这些年来没怎么过过这些节,但是还是祝福那些过洋节的人节日快乐!!!

我这几年连生日也没过过的说……。

最近喜欢找很多清史民国的书来看,不过也很让人感叹:和谐是多么可怕的存在呀——)  filsarilhl22152556914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